常年性鼻炎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鼻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易见于年轻人。
- 典型症状:侧卧时位于下侧鼻腔出现鼻塞 息肉 鼻塞 回吸性涕血 鼻分泌物增多
一、症状:
与枯草热不同,常年性鼻炎的症状全年内时轻时重(常不可预料)。鼻部以外的症状(如结膜炎)不多见,但慢性鼻塞常明显,且可发展为咽鼓管阻塞。其结果为听力减退,儿童尤为普遍。诊断此病,依据特应性疾病史,鼻粘膜呈典型的紫红色,鼻分泌物中含大量嗜酸粒细胞,以及皮肤试验阳性(主要是尘螨,蟑螂,动物皮屑及真菌)。有的病人并发鼻窦感染和鼻息肉。
一、病因:
由常年致敏物引起,多与螨虫、真菌等有关,称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人类对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预防:
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减少使用窗帘、地毯,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羽绒床垫;
不要亲近猫、狗、乌等宠物能有效的预防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一、鉴别:
有些病人有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鼻息肉而皮试阴性,在鼻分泌液中有大量嗜酸粒细胞,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或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这些病不是特应性的,但常对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敏感。有一类病人仅患慢性鼻炎。
有些病人患血管运动性鼻炎,表现为轻度但恼人的慢性持续性鼻炎,或流涕,他们既无变异性,也无鼻息肉,感染,嗜酸粒细胞增多或药物过敏。另有一组病人因过量应用局部减充血的药物(α-肾上腺素能)而有鼻炎(药物性鼻炎)。
一、饮食:
忌食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鱼、虾、蟹类等海产食物;平时注意多吃补益肺气的食物;
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