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手足皲裂(手足破裂,皲裂伤口)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皮肤皴裂 皮肤皲裂 手脱皮 皮肤干燥 脚底干裂
  手足皲裂是手、足部皮肤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干燥和线状裂隙的一种疾病。本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见于老年人及妇女。因经常受机械性或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加之冬季气候寒冷,皮下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故当手足运动时极易发生皲裂。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系肌肤骤然被寒冷风燥所逼,致血脉阻滞,肌失濡养,皮肤遂渐枯槁,促成皲裂。
典型症状:皮肤皴裂 皮肤皲裂 手脱皮 皮肤干燥 脚底干裂

一、症状:

多见于成人和老人。患处皮肤干燥、粗糙、增厚、皲裂。皲裂多沿皮纹方向走行。皮损好发于手指、手掌、手缘、足跟及足跖、足缘等皮肤角质层较厚并经常摩擦部位。多发生于秋冬季,天暖渐愈,经过徐缓。根据皲裂深浅程度分为三度:

一度:患处皮肤干燥有皲裂,但仅累及表皮,无出血、疼痛等。

二度:患处皮肤干燥,裂隙深达真皮浅层伴轻度刺痛,但无出血。

三度:患处皮肤干燥,裂隙深达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常伴出血,疼痛或触痛等症状。

根据好发于掌跖深浅不一的裂隙,皮肤干燥,变硬,变脆,弹性降低和程度不等的疼痛以及好发于秋冬季即可诊断本病。

一、病因:

手足皮肤尤以掌跖皮肤有以下一些解剖生理特点,手足掌跖无毛囊和皮脂腺,角质层常保护性增厚,使该处皮肤干硬,以抵抗外界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侵蚀。但由于此处缺乏皮脂保护,在干燥寒冷的季节由于动作对局部皮肤的牵拉导致局部损伤发生皲裂。

它们对发生皲裂有一定关系:

1.角层较厚,尤其在掌跖和足跟等部位特厚,因此易发生皲裂。

2.掌跖皮肤无毛囊和皮脂腺,因此当冬季气温低和湿度较小时,缺乏皮脂保护的皮肤便容易发生皲裂。

3.以上因素,加之老年人、鱼鳞病和角化症等情况,造成皮肤干燥,角层更易增厚,在一些外界因素影响下便更易发病。

外因

1.物理性 如干燥、摩擦、外伤等可促使发病。

2.化学性 酸、碱、有机溶媒等将皮脂溶解,皮肤失去润滑保护。

3.生物性 如真菌等感染后使皮肤角化过度,失去原有的保护能力。

二、发病机制:

手足暴露在外,尤其是双手,经常接触各种物质,易于受到酸碱、有机溶媒的脂溶作用以及真菌及细菌等微生物易于侵入所引起感染等因素使掌跖皮肤干燥、变脆、变硬,弹性降低。在此基础上,由于手足活动的伸展牵引,即可发生皲裂。老年人、鱼鳞病、掌跖角化症、角化型足癣等的患者由于角质层增厚、皮肤干燥,更易发生本病。

一、预防:

1、手足皲裂是老年人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在干燥寒冷的季节宜多吃油脂。

2、病程较长或年老患者应该增加营养,适当多吃一些猪肝、猪皮、羊肉、阿胶、鱼肝油丸之类食品。

3、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老年人出汗较少,皮肤易干裂起皱,因此应特别注意手和足部的防寒保暖,经常用温热水泡洗,外搽一些油脂性的护肤品,以免发生冻疮而加剧手足皲裂。

一、鉴别:

1.鳞屑角化型手足癣 夏重冬轻,甲可同时受累,真菌镜检阳性。

2.掌跖角化病 为先天性疾病,幼年起开始发病,家族中常有同症患者,双侧掌跖皮肤角化肥厚显著。

3.手足癣

手足癣也可因瘙痒搔抓而引起裂口疼痛,但手足癣有下列特点:

1)常局限一侧掌或跖、指(趾)间,很少局限于足跟。

2)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

3)反而有时夏季更趋严重。

4)常与趾、指甲癣并发。

5)常可在皮损处找到真菌。

应指出,有时手足皲裂可并发手足癣,两病可互为因果。据调查,并发率达30%~85%。

4.手足湿疹

有时手足湿疹可因瘙痒搔抓而致裂隙疼痛,但湿疹如急性或亚急性时,原发损害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多伴痒感。如为慢性,则常位于掌跖并累及手足背部,且多伴皮肤粗厚及痒感,故二者可鉴别。手足皲裂可与手足湿疹并存,并存率约1.4%。

5.鱼鳞病

有时在鱼鳞病基础上更易并发手足皲裂,尤在寒冷季节鱼鳞病加重时,两病伴发率达24%~47%。

6.掌跖角化症

系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角化过度易造成皲裂。但掌跖角化症不一定在冬秋季形成皲裂,有时可常年发病,两病的伴发率为2.4%。

一、饮食:

1、生活中要注意洗手足时避免用太多碱性过强的肥皂,碱水及其它洗涤剂。

2、冬季常用温水浸泡手足,浴后擦干,除用护肤品保持皮肤儒润,并要注意保暖。

3、在容易引起职业性手足皲裂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加强劳动保护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肌肤干燥是手足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多次涂抹润肤乳来保持肌肤的水分,润泽肌肤。另外沐浴是选用温和的浴液,避免碱性过强将肌肤自身分泌的皮脂都洗掉,失去了保护。

皲裂疮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