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慢性肥厚性鼻炎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壮年男性,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
  • 典型症状:流鼻涕 流黄鼻涕 鼻塞 涕唾稠粘 间歇性鼻阻塞
  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以鼻粘膜、粘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
典型症状:流鼻涕 流黄鼻涕 鼻塞 涕唾稠粘 间歇性鼻阻塞

一、症状诊断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2、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3、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

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

一、预防

1、积极治疗急性鼻炎。

2、注意环境卫生。嗜烟酒者自然也应戒除。

3、积极防治全身有关疾病。先看鼻腔,有没有鼻中隔偏曲,再看咽部有无扁桃体炎之类;其他如有面色无华须查有无贫血;食欲较差则检查肝脏;心悸则检查心脏;午后低热须查有无结核病等等。

一、鉴别

1、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两者病因基本相同,临床症状十分相似,通常后者系由前者发展演变而来。因此,在临床上,患者病期可能表现为前者,也可能表现为后者,或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时期,给临床鉴别诊断带来困惑。现将两者鉴别要点归纳如下:

(1)病变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以鼻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可逆性粘膜慢性炎症。慢性肥厚性鼻炎则是以鼻粘膜、粘膜下,甚至鼻甲骨质增生肥厚为特征的不可逆性病变。

(2)临床症状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鼻涕增多,主要为粘液性。而慢性肥厚性鼻炎则鼻塞程度较前者为重,呈持续性,并有较明显的闭塞性鼻音及程度不同的嗅觉减退;鼻涕虽不太多,可呈粘液或粘脓性,但不易擤出。两者临床症状并不绝对如上所述,有时可介于两者之间,或兼而有之。如单纯型有时也可出现持续性鼻塞,继发感染时,可有粘脓性分泌物出现等。

(3)鼻腔检查所呈现的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鼻粘膜呈暗红色,粘膜表面光滑、湿润、肿胀,以棉签或探针触压鼻甲组织时,感觉柔软而有弹性,触压时局部凹陷,停止触压时,则凹陷部位立即复原;与此相反,触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鼻甲组织时,则呈硬实感,不易出现凹陷,或出现凹陷后不易恢复原状;鼻粘膜和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堪状,色泽为淡红、紫红或苍白。

(4)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前者由于病变仅仅是由于血管扩张、粘膜炎性肿胀而无增生性变化,因而对收缩剂反应良好,一经使用,粘膜肿胀很快减轻,症状有所改善;而后者因有组织增生肥厚性改变,对血管收缩剂反应不佳,症状改善程度亦差。

1、宜:食芳香开窍,利水渗湿食物如芫荽、姜、葱、韭、荠菜、苡仁、芡实、扁豆、赤豆、莲子等。

2、忌:忌食寒冷滋腻食物,如肥肉、蟹、田螺、河蚌、海味及多盐饮食。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