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脓疱疮,脓疱病,接触传染性脓疱疮)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2~7岁儿童
- 典型症状:发烧 周身不适
黄水疮症状诊断
1.自觉瘙痒;
2.皮损初为丘疹或水疱,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疱,散在分布;
3.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黄水疮疾病病因
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葡球菌。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见。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细菌在皮肤上容易繁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虫咬皮炎、湿疹时,皮肤的屏障作用可被破坏,从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本病。
黄水疮预防
预防脓疱疮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脓疱疮,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损伤;
?患儿的日常用具及换药敷料须严格消毒或焚毁,以防接触感染;
?小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c,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免疫力;
?有条件者可接受葡萄球菌、链球菌疫苗,或多价混合疫苗注射。
黄水疮鉴别诊断
寻常性脓疱疮可根据流行季节、发病年龄、好发部位及典型脓疤等作出诊断。大疱性脓疱疮及新生儿脓疱疮根据其壁薄松弛的大脓疱及强的传染性等不难诊断。SSSS及深脓疱疮可分别依据其特有的皮损表现确定诊断。
黄水疮饮食保健
黄水疮食疗方:
鲜马齿苋大剂量煮汤服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