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 挂号科室:口腔科
- 发病部位:口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5倍
- 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 周身不适 疼痛 低烧 张口困难
干槽症症状诊断
主要症状是在拔牙后3--4天,感觉局部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牵涉到耳颞部痛。局部牙槽窝内凝血块呈暗灰色,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使牙槽骨暴露。拔牙创口周围牙龈红肿,牙槽骨壁表面骨质坏死,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口有臭味。局部淋巴结肿大,压迫时疼痛,张口受限、低热、伴全身不适。干槽症的发生绝大多数为下颌磨牙拔除后。
干槽症疾病病因
病因可能与损伤、感染、牙槽窝过大、血液供应不良以及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所致。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浅层骨炎或轻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干槽症预防
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干槽鉴别诊断
牙齿感染症状为疼痛如局限于某个牙齿并是由甜或冷引起,常为龋已接近含有神经的牙髓而致。这样的痛常很快地消失。患者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刺激,用较温和的镇痛剂,并应尽快就诊。
常由热或冷加重的拖延不去的牙痛和偶尔冷能减轻的牙痛,常指示牙髓呈不可复性的损伤。这种情况常导致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根尖周感染常伴有相连的软组织肿胀,多发生于未治疗的牙髓炎。可用扪诊或用压舌板作叩诊进行诊断。如一侧上颌后牙皆对叩诊敏感,应疑有上颌窦炎。
正在萌出或阻生的磨牙,特别是第三磨牙,能引起疼痛和邻近软组织炎症(冠周炎),引起急性口周肿胀较少见的原因包括牙周脓肿,感染的囊肿,关节炎,变态反应,涎腺阻塞或感染,扁桃体周围感染。
干槽症饮食保健
食疗:
①山药50克,煮酥,加粳米50克,煮粥,温和饮服;红枣20枚,龙眼肉20个,煮汤,温服;黄芪20克,煎浓汁,童子鸡500克,放汽锅蒸熟,加入黄芪汁,再蒸至酥,喝汤食鸡。以上用于气血两亏型和脾胃虚弱型。
②西红柿250克(去皮),凉拌,加白糖; 鲜藿香、鲜佩兰各5克,加水煮至1 000毫升, 加冬瓜块500克,煮熟食;香葱葱白20克(切细末),豆腐300克,加盐拌。以上用于风火实热型。
适宜食物:
无渣冷流质饮食(凉牛奶、冰淇淋、果汁),饮食宜清淡,蛋羹、软馒头、米粥、煮烂的面条、蔬菜泥或汤等,菜肉粥、炖豆腐、果酱面包、豆腐脑、西红柿鸡蛋。
不适宜食物:
忌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也不要饮烈性酒,不要吸烟,不要吃辛辣食物,不宜食荤腥食品,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