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性肝内胆汁郁积)

  • 挂号科室:产科
  • 发病部位:女性生殖,肝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妊娠中、晚期多见
  •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 瘙痒 食欲减退 恶心 失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妊娠并发症,以皮肤瘙痒和胆酸高值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发病率0.8%-12%,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以智利和瑞典发病率高。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 瘙痒 食欲减退 恶心 失眠

一、症状:

皮肤瘙痒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多于妊娠中晚期,亦可早至妊娠第6周,瘙痒多位于腹部及四肢,尤以手脚掌为重,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和清晨为重,分娩后很快消退。严重时可伴黄疸。以皮肤瘙痒和胆酸(CG)值升高为特征。

一般不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终止妊娠后多数患者在2~7天内瘙痒症状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例可无瘙痒,而仅表现为血CG(甘胆酸)增高。

ICP患者的胎儿在宫内的变化往往十分突然,主张积极监护,包括NST及胎动计数。

一、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雌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提示ICP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所致。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流动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的发生。临床研究认为,雌激素不是ICP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

2.遗传与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且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药物

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呤可引起ICP。

由于ICP的主要后果是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而,产科处理的目的应是使胎儿顺利足月分娩。若有胎儿窘迫且胎儿已成熟则应当机立断终止妊娠,且以剖宫产为宜,因为经阴道分娩会增加胎儿缺氧程度。有报道ICP经积极主动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本病应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无黄疸型肝炎可以不出现黄疸且皮肤瘙痒可有可无;肝脾触诊均有肿大,且肝脏压痛明显;肝功能检测转氨酶呈数倍或数十倍增高,但胆酸及胆汁酸并不明显增高;各型肝炎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测可找到抗原/抗体。做细针快速肝穿刺检查可见到肝细胞变性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如病毒性肝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分娩会促使病情加重,且产后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不会转为正常。

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清淡饮食为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开水。

妊娠高血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