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腺癌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子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更年期女性
- 典型症状:肛门坠胀 白带增多 绝经 绝经后出血 阴道分泌物增多
一、症状
1.癌前病变的宫颈原位腺癌
常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或呈宫颈炎表现,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2.微浸润腺癌的临床表现
有15%~20%的宫颈微浸润腺癌患者无症状,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呈水样或黏液状,其次为异常阴道流血,常为性交出血,宫颈可呈不同程度糜烂,或呈息肉状,乳头状,约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
3.宫颈浸润性腺癌的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癌相似,早期可无症状,通过异常细胞学涂片发现,文献报道15%~20%的宫颈腺癌无症状,上海医科大学妇产医院报道109例宫颈腺癌中13例无症状,占11.9%,Gallu报道35例中3例无症状,占8.6%,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为异常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晚期患者根据病灶广泛程度及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症状,如疼痛,肛门坠胀,贫血,泌尿系统症状等,utledge报道219例宫颈腺癌,常见症状如下:异常阴道流血159例,占72.6%;阴道排液28例,占12.8%;疼痛11例,占6.9%;其他6例,占2.7%;无症状15例,占6.9%。其中,异常阴道流血包括性交出血,白带内含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白带增多常具特征性,呈水样或黏液样,特别是宫颈黏液性腺癌,患者常诉有大量黏液状白带,少数略带脓性呈黄水状,因量多常需用会阴垫。
宫颈局部可光滑或宫颈糜烂,息肉状生长,甚至呈菜花状,晚期病例宫颈赘生物表面可有溃疡或空洞形成,并由坏死组织覆盖,有阴道或宫旁浸润,约有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肿瘤往往位于颈管内,而表面却光滑,绝经后患者阴道穹隆萎缩,宫颈萎缩,可使病变不明显。
二、诊断
宫颈腺癌的诊断除了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及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因宫颈表面光滑或仅轻度糜烂,是造成宫颈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
一、发病原因
宫颈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关发病因素有人认为有与宫颈鳞癌相似的特点,如早年性交、性生活紊乱、多个性伴侣,也有与子宫内膜癌相似的特点,不孕、少孕者、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比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腺癌的发病因素与宫颈鳞癌不同,认为腺癌的发生与性生活及分娩无多大关系,而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及服用外源性激素有关。宫颈腺癌多发生在更年期,与此期体内激素常发生紊乱有关。在应用孕激素类药物及妊娠妇女的宫颈中可见到微腺型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s),这是由于孕激素刺激宫颈内膜柱形细胞下储备细胞增生并向腺体方向分化,说明腺体增生与孕激素有关。Qizilbash、Gallup等认为若服高剂量孕酮制剂10年或10年以上,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Gallup报道35例宫颈腺癌中28例曾接受过性激素制剂,其中3例曾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有学者还注意到宫颈腺癌与长期服用避孕药间的相互关系。Ireland报道73例宫颈腺癌患者中有8例曾服用避孕药,Gallup报道35例宫颈腺癌患者中有5例曾服用避孕药1~8年。因多数材料中病例数较少,故避孕药与宫颈腺癌的因果关系尚难定论,但值得引起关注。
生物学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在宫颈鳞癌与腺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PV DNA,与宫颈癌有关的HPV以16,18和31型为主,但在宫颈鳞癌与腺癌中HPV型别比例却不相同。宫颈鳞癌中以HPV16型为主,HPV18仅占HPV阳性肿瘤的5%~17%,而在宫颈腺癌中以HPV18为主,所占比例高达34%~50%,提示HPV 16,18尤其是HPV18在宫颈腺癌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
宫颈腺癌多数起源于宫颈管内膜,最常见的为颈管内膜型,它可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亦可向输卵管上皮方向分化,形成浆液乳头状腺癌。另一部分则为中肾残迹起源的中肾腺癌。腺鳞癌则起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癌和鳞癌两个方向分化,但两者比例不一,分化程度也可不同,故腺鳞癌在形态上有多种类型。
1.癌前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癌的癌前期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期病变尚有争论。
(1)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
常见于较年轻的妇女,多发生于宫颈移行带区,呈单病灶存在或为多灶性。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形态除核异型外,核的位置异常,还可见到腺体轮廓异常。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与癌变的划分较困难,总体考虑其生物学行为甚为重要。此外,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可与宫颈原位腺癌及浸润癌并存,故其诊断以宫颈锥切标本较好。
(2)宫颈原位腺癌:
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situ,AIS)是指局限于颈管黏膜表面及其以下腺体内的上皮肿瘤,于1953年被确定为一个独特的病种,目前此概念已被广泛接受。
宫颈原位腺癌多从转化带开始,可同时累及宫颈内膜表面腺上皮及深部腺体,可呈多灶性,其病理特点为不典型程度加重,核浆比例大,核异性大,核参差不齐,极性紊乱,但基底膜完整。腺体轮廓正常或异常,如内折、外突和呈角状,也可向腔内呈乳头状突起,但无繁杂分支或实质增生团,癌变腺体深度不超过周围正常腺体的深度,从表面腺上皮层开始不超过4mm为限,间质无浸润也无坏死。
2.微浸润腺癌
(1)大体形态:
宫颈表面可光滑,或呈糜烂、息肉、乳头状。多数病例其病变累及宫颈1/2以上。
(2)组织形态:
腺体结构形态异常,表现为:
①细胞向外出芽形成子腺体,浸润间质,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或)纤维细胞增生。
②腺体成堆增生形成背靠背现象,其中间质极少,癌变腺体中常混杂有正常腺体,有时互相融合成筛状结构。浸润腺体周围常见到原位腺癌形态。
3.宫颈浸润性腺癌
多数腺癌为中、高分化。腺体成分排列复杂,可见乳头从表面突入管腔,有些细胞含有中量至大量黏蛋白。其他类型腺癌包括:肠型、印戒细胞型腺癌、恶性腺瘤、绒毛腺管状乳头状腺癌。宫内膜样腺癌和乳头浆液性腺癌。宫颈腺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的成分。
(1)大体形态:
宫颈腺癌来自宫颈管,并浸润颈管壁,当病灶长大至一定程度时,即从宫颈外口向外突出,此时常侵犯阴道及宫旁组织。
宫颈腺癌的大体形态可多种多样。可向内生长,颈管扩大使整个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质硬而宫颈表面光滑或轻度糜烂。向外生长者可呈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或蕈样团块。近15%的患者无肉眼可见病灶。
(2)组织学类型:
迄今尚无统一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宫颈腺癌常常不是一种纯的组织学类型,而是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混合,已报道达11种。1975年WHO制定宫颈腺癌的组织学亚型为:宫颈管内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中肾)腺癌、腺样囊腺癌、鳞腺癌和未分化癌。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提出宫颈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国内陈中年、杜心谷等(1966)提出分为下列类型:
①宫颈黏液性腺癌:
A.中等分化的黏液腺癌。
B.低分化的黏液腺癌。
C.微偏腺癌。
②子宫内膜样腺癌。
③透明细胞癌。
④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
⑤未分化腺癌。
⑥宫颈腺鳞癌。
(3)各型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特征:
①宫颈黏液性腺癌(mucin secreting adenocarcinoma):这是一种产生黏液的宫颈内膜腺癌,为最常见的类型。按其分化程度形态不一,中等分化者仍保持了腺体的形态结构,但腺体轮廓不整齐,腺体为单层细胞、假复层或乳头状,腺体的上皮细胞内含黏液。胞核增大、深染。腺癌腺体散在分布。分化差者无腺结构,常呈一片黏液,细胞出现在黏液湖中,有许多深染增大的核。
②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d carcinoma):是一种向子宫内膜腺体方向分化的腺癌,腺体形态似子宫内膜腺体,腺体呈背靠背图像,腺体间几无间质存在。腺体细胞呈柱形、单层或复层排列。胞核深染而无极性。无黏液产生。
③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也是一种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的腺癌。细胞大,多角形,有丰富的透明至嗜伊红染色的胞浆,排列成腺体或片状结构。腺圈结构中细胞呈单层立方形,核圆、突起如图钉状,核分裂象多。
④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serous papil lary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向输卵管上皮方向分化的腺癌,自宫颈内膜表面长出,呈乳头状。乳头有狭窄的间质中心柱,乳头周围有腺圈结构,细胞为复层低柱状上皮,无黏液分泌,核深染而小。
⑤未分化腺癌:细胞小,大小形态一致,密集成片,无腺体或鳞状细胞组织的结构形态。细胞为立方形或柱形,有的具有围成腺腔的倾向。
⑥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占1%~3%。腺体形态似良性,而生物学行为具恶性肿瘤的特点,是一种分化很好的黏液腺癌,又称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ium)。其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密集而紊乱,腺体大小不一,形状极不规则,多数为奇异有角外翻状,呈卷曲状、爪形,常含点状突起,但腺体无背靠背现象。肿瘤腺上皮细胞近似正常宫颈腺上皮,为黏液性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异形性不显著,腺体浸润深度超过5mm。
⑦腺鳞癌(Squamo-adenocarcinnoma):肿瘤由恶变腺体和恶性鳞形细胞2种成内膜样细胞组成,来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储备细胞,腺体细胞可表现为黏液性细胞或子宫内膜样细胞,一些细胞可有印戒表现,可有腺泡结构或存在少数裂隙的分化不良细胞,呈片状或巢状。鳞癌成分常无角化,分化程度不一。
宫颈腺癌预防
避免发生婚前过早的性行为、晚婚晚育、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自我保护。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和性伴侣的卫生。如夫妻性生活适度,性生活前后清洗外阴,经期不过性生活,不要做不适当的阴道清洗等。
及时、科学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糜烂不及时治疗或未采用正确方法治疗,可造成炎症长期累。
宫颈腺癌鉴别
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宫颈腺癌可以是原发的或转移性,特别需排除延伸到宫颈管的子宫内膜癌。
一、食疗方(仅供参考)
1、鳖甲乳没粉
[原料]生鳖甲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
[制法]将生鳖甲、乳香、没药分别拣杂,生鳖甲洗净后晾干,并与晒干或烘干的乳香、没药共研为极细末,瓶装,防潮,备用。
[吃法]每日3次,每次取10克,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软坚散结,化瘀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疼痛,对瘀血内阻型宫颈癌疼痛尤为适宜。
2、蒲黄五灵脂煨乌骨鸡
[原料]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乌骨鸡1只。
[制法]先将蒲黄、五灵脂分别拣杂,晒干或烘干,研碎,放入多层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用清水过凉,把药袋装入鸡腹,再将鸡放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浸没鸡身为度),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至乌骨鸡熟烂如酥,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再煨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
[吃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吃鸡肉,饮汤汁,当日吃完。
[功效]活血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疼痛,对瘀血内阻型宫颈癌疼痛尤为适宜。
3、川乌艾叶蜜饮
[原料]制川乌20克,艾叶20克,蜂蜜30克,元胡20克。
[制法]先将艾叶拣杂,晒干或烘干,切成碎末状,备用。将制川乌、元胡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先煎煮1小时,加入艾叶碎末,拌匀,再煎煮20分钟,离火,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疼痛,对寒性宫颈癌疼痛尤为适宜。
二、饮食禁忌
1、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应尽可能的补给营养物质,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均可合理食用。当患者阴道出血多时,应服用些补血、止血、抗癌的食品,如藕、薏苡仁、山楂、黑木耳、乌梅等。当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宜滋补,如甲鱼、鸽蛋、鸡肉等。当患者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等。
2、手术后,饮食调养以补气养血,生精填精之膳食,如山药、桂圆、桑椹、枸杞、猪肝、甲鱼、芝麻、驴皮胶等。
3、放疗时,饮食调养以养血滋阴为主,可食用牛肉、猪肝、莲藕、木耳、菠菜、芹菜、石榴、菱角等;若因放疗而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时,则应给予清热利湿,滋阴解毒作用的膳食,如西瓜、薏苡仁、赤小豆、荸荠、莲藕、菠菜等。
4、化疗时,饮食调养以健脾补肾为主,可用山药粉、苡米粥、动物肝、胎盘、阿胶、甲鱼、木耳、枸杞、莲藕,香蕉等。出现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时,应以健脾和胃的膳食调治,如蔗汁、姜汁、乌梅、香蕉、金橘等。
5、应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牛肉、甲鱼、赤小豆、绿豆、鲜藕、菠菜、冬瓜、苹果等。
6、宫颈癌由气血瘀滞,痰湿凝聚,毒热蕴结而致。用膳应禁忌肥腻甘醇、辛辣香窜,油煎烤炸等生湿、生痰、燥热,易致出血的食品。
7、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忌食生冷、瓜果、冷食以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忌食滋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