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症,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症状性无菌尿)
-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 发病部位:尿道,膀胱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
- 典型症状:排尿不畅 尿痛 水肿 下腹痛 泌尿生殖窦
一、症状
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部分病人伴尿道烧灼感及排尿困难症状,同时,可出现耻骨上膀胱区痛,腰痛和性交痛等。
二、诊断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在排除其他可以引起尿路刺激症状的疾病后才能确诊定为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疾病
1923年Stevens首先描述,但迄今其病因尚未能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1.泌尿系统感染(30%)
患者尿道口组织的病理改变均为慢性炎症反应,多数患者尿培养可能阳性,46%为大肠埃希菌,18%为衣原体,厌氧菌培养可增加阳性发现,32%患者病因不确切。
2.尿道外口解剖异常(20%)
如尿道处女膜融合,处女膜伞,小阴唇融合等,有报道,尿道外口至阴道口距离与尿道综合征关系密切,间距越近患病率越高,间距在3mm以下者患病率达72.15%。
3.尿道梗阻(15%)
如膀胱颈梗阻,尿道远端周围组织纤维化或括约肌痉挛导致远端尿道缩窄。
4.神经功能异常(10%)
损伤,感染,X线照射等引起尿道内纤维组织增生,使神经发生异常反射。
5.心理因素(10%)
如紧张焦虑,多疑及内向等心理状态是尿道综合征的易感因素。
6.其他(5%)
如免疫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镁离子缺乏,医源性因素等。
尿道综合征预防
1.讲究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防止会阴部接触脏东西,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清洗肛门;有阴道炎及宫颈糜烂的要及时治疗;内衣裤最好是纯棉的,不要穿化纤的;洗外阴要用温开水,不要用过猛酸钾或肥皂水;平时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防止尿液浓缩;小便后用干净柔软的纸擦净会阴;性生活的动作不要太大,结束后要用温开水洗净会阴。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雌激素尼尔雌醇,每月服1次,每次服一片(5毫克)。
3.生活要规律,不吸烟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出现尿频、尿痛、零尿、尿道刺痒时,不要用手搔抓,要多用温开水洗几次会阴,或口服扑尔敏、氟美松。症状严重的,要请医生治疗。
术前准备:
1 .对于较敏感者或初次接受此项检查者,于术前15-30分钟给予镇静剂。
2 .尿道或前列腺急性炎症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此手术。
3 .尿道扩张术前让病人排尿及清洗外生殖器。
尿道综合征鉴别
1.泌尿系感染
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等。多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烧灼感等症状。肾盂肾炎还常伴有发热、头痛、腰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中段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105/ml尿。
2.泌尿系结核
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行尿沉渣抗酸染色涂片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结核杆菌的DNA可大大提高泌尿系结核的诊断率。行结核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IVU早期结核可见典型的肾小盏边缘虫蛀样改变;结核晚期则可出现一侧肾脏不显影、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的典型结核改变。有时还可发现肾结核空洞和钙化。
3.神经源性膀胱
多继发于糖尿病,脊髓灰、白质炎,脑炎,脑卒中,脑脊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以及神经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等。伴膀胱过度活动时,其症状与尿道综合征有相似之处。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紧迫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症状。但尿动力学检查示尿道压力正常,膀胱逼尿肌压增高,反射亢进。有时可出现尿潴留、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等。
4.尿路真菌感染
可表现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一般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但它不同于女性尿道综合征。它有以下不同之特点:多发于糖尿病、肿瘤、免疫力低下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药及留置导尿管者。上行性感染所致。其特征性表现为:尿中排出“真菌球”显微镜下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
尿道综合征饮食
尿道综合征食疗方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玉米粥
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渣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空腹食用。
2.大麦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3.竹叶粥
原料: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许。
制法用法:竹叶与石膏加水煎煮,取汁与粳米、砂糖少许共煮,先以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4.青豆粥
原料: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50克,通草5克,白糖少许。
制法用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白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5.车前子粥
原料:车前子10~15克,粳米50克。
制法用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粳米,兑水,煮为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