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眼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眼血管性疾病人群多见
- 典型症状:屈光介质混浊 眼底无红光反射 眼底出血和渗出 玻璃体有血迹 视网膜脱离
一、症状
玻璃体出血的症状、体征、预后和并发症主要取决于引起出血的原发病和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次数等因素。自发性出血常突然发作,可以是很少量的出血,多者形成浓密的血块。少量出血时,病人可能不自察觉,或仅有“飞蚊症”;较多的出血发生时,病人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可自觉“冒烟”,视力明显下降。眼科检查,在出血较少,不致影响裂隙灯观察时,可以看到红细胞聚集于玻璃体凝胶的支架中,呈柠檬色尘状。中等量的新鲜出血可呈致密的黑色条状混浊。大量出血致眼底无红光反射,视力下降至光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体内的血液弥散,颜色变淡,玻璃体逐渐变得透明。较多血液的吸收需要6个月或长达一年以上。在没有明显眼底病变时,视力可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在眼后段外伤合并大量玻璃体出血时,可能有半数的病人丧失有用视力。
一、病因
外伤性(35%):
在眼外伤中,眼球穿孔伤或眼球钝挫伤都可造成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在角巩膜穿孔伤、巩膜穿孔和眼后节的滞留性异物伤,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很高。眼球钝挫伤造成的眼球瞬间形变可致视网膜脉络膜破裂而出血;前部玻璃体出血可由睫状体部位损伤所致。
自发性(30%):
自发性玻璃体出血的疾病较多,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的炎性、变性或肿瘤性疾病。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视网膜劈裂症也可导致玻璃体出血,但较为少见。
糖尿病(30%):
在糖尿病病人,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是玻璃体出血的一个先兆。因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部分患者不能靠血液自行吸收而恢复。
预防常识:
发生了玻璃体出血,首先要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玻璃体出血量少者会自行吸收,大量出血者吸收困难,药物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也有采用镭射及超声波治疗,疗效不确切。一般有条件的医院使用玻璃体切割术,效果较好,部分病人视力获得改善。但如眼底有较明显病变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也不能恢复。因此本病的预后决定于原发病出血量的多少、视网膜功能受损程度及并发症有所不同。
玻璃体出血引起的玻璃体后脱离,在超声图像诊断时应与视网膜脱离相鉴别。脱离的视网膜常呈高振幅的回声,在改变敏感度时,视网膜回声变化不大。脱离的视网膜常可追踪到附着处或视盘,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会呈现出牵拉的形态。在单纯的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界面在眼球转动时有明显的后运动,降低机器的敏感度时回声振幅减弱。
玻璃体出血食疗:
阴虚火旺之玻璃体出血者,可服用生地饮。
配方:鲜生地250克,三七粉10克。将鲜生地洗净后捣如泥,榨取汁,加入三七粉,和匀顿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
辅助治疗陈旧性玻璃体出血,可服用双耳汤。
配方:黑木耳、白木耳各10克,冰糖5克。以温水将木耳泡发并洗净,加水及冰糖,在碗中蒸1小时。每日2次,吃木耳汤。
用于病后失明,眼目受伤,视力减退,可外用三胆汁。
配方:羊胆1个,鸡胆3个,鲤鱼胆2个。刺破取胆汁,调和均匀。每日点眼。
四物汤加味,此方治疗玻璃体出血效果较好。
生地12克,生白勺6克,当归9克,川芎3克,炒蒲黄9克,藕节9克,龙牙草9克、钩藤6克,同时加用维生素C、K,乳酸钙片、安特诺新等。
饮食要求:
1、要有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 A 是眼部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维生素 C 、维生素 E能破坏自由基,提高眼部免疫机能,防止视力下降;B 族维生素可促进眼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对眼疾患者很有帮助。像动物肝脏、蛋类、干豆类、肉类、蘑菇、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应多吃。
2、多吃些海鲜类、未精制的谷物类、鱼类食物。这些食物对眼睛很有帮助,因为它们当中多含锌、硒等矿物质,能够缓解眼部疲劳,防止视力下降。
3、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烟酒最好不要沾染,以免造成视力模糊,加重眼病。
4、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饮食上宜多配些能补肝益肾,补气养血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