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皮炎(草痒症,大麦痒,稻草痒,谷痒症,螨虫皮炎,螨性皮炎,蒲螨皮炎,荨麻疹样螨皮炎,杂货痒)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
- 多发人群:经常接触农作物和其制品的农民
-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 血痂 干性脂溢 皮肤瘀点 剧痒
一、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温暖潮湿季节,被叮咬后先感局部皮肤瘙痒,尤以夜间更甚,为持续性剧痒,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中央常见有虫咬的瘀点。先发生于身体接触部位或露出部位,以后侵及衣服被覆部位,以颈、躯干多见,上肢次之,面和下肢少见,重者皮疹可泛发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气喘、腹泻等,约1周左右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减轻,留下色素沉着斑片,常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湿疹样变或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迁延数天不愈。患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个别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结合膜充血、哮喘等。
二、诊断
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接触谷物杂草之后,先在露出部位发生瘙痒性水肿性红斑,停止接触污染物后,病情可较快得到控制,根据其特点不难诊断,若在接触物和宿主体上发现虫体可证实本病的诊断。
一、发病原因
螨的种类很多,估计全世界有50万种以上,能引起本病的螨虫并不太多,在我国常见有如下两种:
1.蒲螨科(虱螨科)类 是寄生昆虫体内或体外的小形螨,也常寄生于人和牲畜体上,形态极小,肉眼不易发现。成虫有足4对,口器短,蜇肢呈刺状。本科常见虱状蒲螨(亦称袋形虱螨或称蒲团虫)长约0.2mm,呈土黄色,雌虫稍大,肉眼则能看见,未受精的雌虫呈梭状,受精后呈球形,为胎生螨,在温暖季节卵在母体内孵出幼虫,一出生即为性成熟的成虫,每个雌虫可产50~300个小螨,其中仅4%为雄虫,留在雌螨的生殖孔旁,等待和以后孵出的雌螨交配。雌螨活跃,刚出生即寻找宿主,故只是雌螨对人有害。除寄生于蝶蛾幼虫和其他昆虫体上外,也存在于堆放麦稻、杂草堆里,人若接触杂草、谷物可被叮咬,但虫体不能长期在人体上生活。
2.粉螨科(粉螨恙虫科) 为肉眼刚能看见的白色小形螨,除栖居于草堆谷物处外,也存在于面粉及白糖内,以各种有机物为食。本科中常见粗足粉螨(亦称粉末蛘虫)和腐食酪螨(亦称柯柯豆末蛘虫),以腐烂的食物和面粉为食,常在夜间叮咬人。
二、发病机制
人若接触杂草、谷物可被叮咬,但虫体不能长期在人体上生活。被叮咬后先感局部皮肤瘙痒,尤以夜间更甚,为持续性剧痒,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中央常见有虫咬的瘀点。先发生于身体接触部位或露出部位,以后侵及衣服被覆部位,以颈、躯干多见,上肢次之,面和下肢少见,重者皮疹可泛发全身。常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湿疹样变或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迁延数天不愈。
注意居室、仓库、贮具、货柜、容器和谷物的通风干燥,经常在强光下曝晒,如发现螨虫应及时喷洒消毒杀虫药物。此外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后要及时洗澡更衣,皮肤上可涂5%萘酚硫磺膏或疥疮搽剂、苯甲酸苄酯搽剂等,不仅可防止螨虫的侵袭,而且可杀灭螨虫。
该病要和下列疾病鉴别:
1.丘疹性荨麻疹 皮疹常突然发生,与季节关系不大,不一定有谷物、杂草接触史,不易查到虫体。
2.疥疮 有典型的好发部位,在指缝处常能查到疥螨或虫卵。
3.水痘 发病多在春季,多见于儿童,有接触传染史,皮疹以水疱为主,发疹前常有先驱症状,无谷物、杂草接触史。
螨虫皮炎主要是以皮肤的瘙痒以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具体食疗方如下述:
1.百合汤: 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及沙参10克、山楂9克加水适量煮取汁。1剂/日,代茶饮。 功能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主治阴虚血热型螨皮炎
2.山楂肉丁: 红花10克油炸后去渣,入瘦猪肉了250克煸炒,再入佐料、山楂30克同炒至熟。佐膳,随量食。功能活血散瘀,滋阴润燥。主治瘀血阻络型螨皮炎
4.马齿苋饮: 鲜马齿苋250克加水适量煎熬2次,滤汁混合,入红糖适量调味。早、晚各1次温服,1剂/日。 功能祛风除湿。主治风热型螨皮炎(注:孕妇忌服)。
4.红糖藕片: 鲜藕片300克入沸水中焯过,加红糖10克调味拌匀。佐膳,随量食。 功能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主治瘀血内阻型螨皮炎。
5.国老膏: 甘草5千克切段,入锅加净水适量,煎6~7小时后过滤,取汁后再浓缩收膏1.5千克,然后用蜂蜜1.5升调匀,贮瓶。6-10克/次,2次/日,沸水冲服,5-7日/疗程。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调和气血。主治气血不和,余毒未清型螨皮炎。
6.韭菜煎: 鲜韭菜50克切小段入锅,加清水600毫升煎至取汁。1剂/日,分2次温服。功能解毒,利湿,止痒。主治湿毒较盛型螨皮炎。
7.荸荠清凉饮: 荸荠200克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10克加白糖10克捣烂,入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1剂/日,顿服。功能凉血祛风。主治血热生风型螨皮炎。
8.清炒雍菜: 鲜菊花、鲜金银花各10克加水适量,煎取汁15~20毫升。热油锅,将雍菜400克炒熟,把药汁淋菜上,调味。佐膳,随量食。功能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主治风热外袭型螨皮炎。
9.花生赤豆枣蒜汤
配方: 带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红枣各60克;大蒜30克。制法: 以上诸物加水共煮汤。
功效: 益气养血,除湿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