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雷诺氏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周围神经系统,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20~40岁女性
  • 典型症状:手足麻木 指(趾)肿胀 手指或手臂部刺痛及麻木感 脚趾皮肤黄泡后紫黑 指甲异常
  雷诺(Raynaud)综合征是指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常于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表现为肢端皮肤颜色间歇性苍白、紫绀和潮红的改变。一般以上肢较重,偶见于下肢。雷诺氏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0。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绝少超过40岁。大多数见于寒冷的地区。好发寒冷季节。
典型症状:手足麻木 指(趾)肿胀 手指或手臂部刺痛及麻木感 脚趾皮肤黄泡后紫黑 指甲异常

一、症状

病人常在受冷或情绪激动后,手指皮色突然变为苍白,继而发紫,发作常从指尖开始,以后扩展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伴有局部发凉,麻木,针刺感和感觉减退,持续数分钟后逐渐转为潮红,皮肤转暖,并感烧样胀前,最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热饮或喝酒,暖和肢体后,常可缓解发作,一般地,解除寒冷刺激后,皮色由苍白,青紫,潮红阶段到恢复正常的时间大至为15~30分钟,少数病人开始即出现青紫而无苍白阶段,或苍白后即转为潮红,并无青紫,发作时桡动脉搏动不减弱,发作间歇期除手指皮温稍冷和皮色略苍白外,无其他症状。

发病一般见于手指,也可见于足趾,偶可累及耳朵和鼻子,症状发作呈对称性为雷诺综合征的另一重要特征,例如两侧小指和无名指常最先受累,继而延及食指和中指,拇指则因血供较丰富很少累及,两侧手指皮肤颜色改变的程度,范围也是相同的,少数病人最初发作为单侧,以后转为两侧。

病程一般进展缓慢,少数病人进展较快,发作频繁,症状严重,伴有指(趾)肿胀,每次发作持续1小时以上,环境温度稍降低,情绪略激动就可诱发,严重的即使在温暖季节症状也不消失,指(趾)端出现营养性改变,如指甲畸形脆裂,批垫萎缩,皮肤光薄,皱纹消失,甲指尖溃疡偶或坏疽,但桡动脉始终未见减弱。

二、诊断

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①发作由寒冷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②两侧对称性发作;

③无坏死或只有很小的指(趾)端皮肤坏死,结合激发试验和指动脉压测定可鉴别痉挛型和梗阻型;通过特殊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找到发病的原因,本征主要与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红斑性肢痛症和正常人暴露于冷空气中体表血管暂时痉挛的状况相鉴别。

一、病因

寒冷刺激(20%):

病人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多数病人冬季发病或冷刺激可诱发症状发作,夏季气候温暖时症状可自行缓解。重症病人对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即使夏季也可发病。本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免疫与结缔组织疾病(15%):

大多数雷诺氏综合征患者中,血清免疫检查异常,提示病人血清中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它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外,结缔组织性疾病的病人也常同时合并有雷诺氏综合征。

内分泌紊乱(15%):

本病女性多见,约占70%~90%,且在月经来潮时病人症状加重,妊娠期症状减轻。药物调整内分泌紊乱时可明显缓解病人症状。

动脉阻塞性疾病(15%):

如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慢性肾功能衰竭、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等,可导致或伴有雷诺氏综合征。

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10%):

一些工种的工人,手指的小动脉有慢性震动性创伤。此外,动脉直接的创伤、冻伤、慢性低温损伤等均可发生雷诺氏综合征。

药源性因素(10%):

如麦角、β肾上腺阻滞剂、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引起或加重雷诺氏综合征。

神经兴奋(10%):

很多病人的发病与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有关。发病时患者血液中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明显增高。

(1)明确病因,继发性者应尽可能控制原发病。

(2)一般防治措施:防寒保暖,尽量避免暴露于寒冷空气中或接触冷水及冷的物体;避免各种损伤;饮少量酒以增加血液循环,不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容易激动或易冲动的病人,应多加劝慰以解除思想顾虑或适当应用镇静安定药物。

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①发作由寒冷或情绪激动所诱发;②两侧对称性发作;③无坏死或只有很小的指(趾)端皮肤坏死。结合激发试验和指动脉压测定可鉴别痉挛型和梗阻型;通过特殊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找到发病的原因。本征主要与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红斑性肢痛症和正常人暴露于冷空气中体表血管暂时痉挛的状况相鉴别。

1、雷诺氏病食疗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冶疗。

方剂组成,黄芪75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5片、大枣12枚、地龙15g、丹参20g、红花10g、甘草10g,水煎服。

2、雷诺氏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喝少量酒

3、雷诺氏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戒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骨髓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