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上裂
-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 发病部位:阴茎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尿道上裂在胚胎早期发生,多见于男性
- 典型症状:男子性功能障碍 耻骨联合分离 泌尿道狭窄 泌尿生殖窦 尿外渗
一、症状
1.尿道位置反常及阴茎畸形。
2.尿失禁 约50%以上的尿道上裂病人有尿失禁。尿失禁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后尿道前壁组织的缺损程度。完全型者均有尿失禁,阴茎体型开口于耻骨联合下时,可有压力性尿失禁。
3.性功能障碍 阴茎虽可勃起,但多弯向背侧,并可有勃起疼痛,大都不能性交。
4.耻骨联合分离 正常耻骨联合在X射线照片上宽约5mm,为软骨性连接。完全型尿道上裂耻骨联合则分离变宽,左右耻骨之间仅有一些纤维组织相连,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亦变宽。
5.女性尿道上裂 表现为阴蒂分裂、阴唇广阔性分开、耻骨联合分离和尿失禁。此外病员多有尿路感染。
临床分型:在男性,尿道异位于阴茎背侧,根据尿道外口位置不同分为下列三个类型:①阴茎头型:尿道外口开口于宽又扁的阴茎头背侧;②阴茎型:尿道外口开口于耻骨联合至冠状沟之间,尿道口宽大呈嗽叭状,尿道外口远端呈沟状至阴茎头;③阴茎耻骨型:尿道口开口于耻骨联合处,阴茎背侧有一完整的尿道沟至阴茎头。
二.诊断
单凭视诊即可确诊。对尿失禁者,应注意检查膀胱颈肌肉及尿道括约肌功能。
一、病因
在胚胎第8周,前腹壁下部形成阴茎的生殖结节始基向后移位过多,尿生殖窦末端连接的尿生殖沟的位置靠前,使以后形成的尿道位于阴茎背侧,如尿生殖沟不在中线汇合,就形成尿道上裂。根据尿道在阴茎背侧的开口位置,男性尿道上裂可分为3型。
1.阴茎头型 尿道开口于阴茎头的背侧冠状沟之前。
2.阴茎体型 尿道开口于阴茎体背侧、阴茎根部至冠状沟之间的任何位置上,这一类型最为常见。
3.完全型 尿道开口于膀胱颈,有的甚至合并不同程度的膀胱外翻和耻骨联合分离,尿道外括约肌及膀胱颈部肌肉发育不全。
女性尿道上裂分为阴蒂型、耻骨联合下型及完全型。主要表现为阴蒂分裂,大、小阴唇分离,耻骨分离。完全型伴有尿失禁。
二、发病机制
尿道上裂的病理改变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尿道位置反常 位于阴茎背侧阴茎海绵体上面。
2.尿道前壁有不同程度缺损 缺损部尿道呈沟状,其上覆盖以尿道黏膜。
3.阴茎畸形 阴茎头扁而宽,呈铲状,阴茎背曲,阴茎海绵体分离,阴茎短小,包皮背侧缺乏而腹侧多。
4.尿道括约肌发育障碍 引起尿失禁,膀胱失用性萎缩。
婴幼儿在胚胎期就可能因母体的感染、饮食、污染的居住环境等原因,导致先天性泌尿系疾病。因此预防先天性泌尿系疾病需要孕妈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定期产检,远离致畸因素。
此外,先天性泌尿疾病在怀孕的时候可通过产检发现,比如怀孕七八个月后如果检查出肾脏积水,那就很可能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出生后才进行,还没有相关在出生前就进行治疗的报道或案例。
一、鉴别诊断
女性尿漏: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等疾病因有尿漏症状,需要与女性尿道上裂伴尿失禁相鉴别。一般通过询问病史、详细体检,寻找漏尿的具体部位,两者不难鉴别。
1,食疗方:
需要在饮食上也要特别留意,多要吃无渣流食,如奶类、果汁、菜汁、肉汤、各种营养液等,要求高营养、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这样既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又能适当控制排便。要反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限制饮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