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接触性荨麻疹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过敏体质者多见
  •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 红斑样皮疹 血管性水肿 水疱或大疱损害 风团
  接触性荨麻疹是指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发生风团、红斑,可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机制不明三种。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较为常见。
典型症状:皮肤瘙痒 红斑样皮疹 血管性水肿 水疱或大疱损害 风团

接触性荨麻疹症状诊断

1.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致病物后,15~30分钟内在接触局部发生瘙痒、红斑、风团等荨麻疹现象。往往在数小时内皮疹消退。出疹可局限于接触部位,亦可全身泛发。可伴有血管性水肿和过敏反应综合征。

2.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

一般没有系统的症状,主要是由各种过敏原引起的症状,如哮喘、鼻炎、胃肠道和口喉功能障碍等。

3.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与非免疫性的区别

①一般第一次接触不会产生风团,须经多次接触才发病;

②有过敏体质者,如哮喘、花粉症(枯草热)、湿疹患者,比较容易发生;

③一旦发病,除接触部位发生痒、红、风团外,还会发生鼻炎、结膜炎、哮喘、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④除手部等接触部位外,吸入及口部接触亦可引起反应;

⑤引起反应者多为蛋白质、药物或化学物质等。在接触后数分钟至1~2h内发生痒、烧灼、红斑、风团甚至水疱外,尚可发生流涕、流泪、气喘、腹痛、腹泻、呕吐甚至窒息、休克等全身反应,又称过敏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

4.接触性荨麻疹诊断

首先要问清接触史和病情变化情况,从患者的职业或生活环境的接触物中,可以找出致病物的线索。

接触性荨麻疹疾病因病

  1.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

系由原发性致荨麻疹物质引起,无需致敏,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可发生,其发病机制是接触物质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而引起反应。

较常见物质为动物或植物如水母、荨麻、毛虫、粉蝶等。多种化学物质亦可引起,据调查,成人中约88%的人对5%苯甲酸产生阳性反应,85%的人对5%苯丙烯酸呈阳性反应,58%的人对25%山梨酸呈阳性反应。大都于接触上述物质45min以后发生反应,在2h内消退。这些物质除由非免疫性反应发生外,亦可由免疫性反应引起。

2.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

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属I型变态反应,某些病倒可证明有抗原异常性IgE。当抗体第一次接触致敏抗原后产生IgE抗体,IgE吸附在肥大细胞上,当再次接触抗原后,抗原、抗体便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反应,从而使组胺及其它活性物质自肥大细胞释出而形成风团。

常见接触物质为鱼、虾、蔬菜、动物毛发、皮屑、鸡蛋、药物和化学物质等。

3.机制不明者

兼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表现的一种反应,如硫酸铵引起者。

接触性荨麻疹预防

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如避免接触致敏原,禁用或禁食某些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对于出游者来说,预防荨麻疹最好是在旅游时戴上一个口罩。接触易过敏原的时候戴手套等。

接触性荨麻疹鉴别诊断

鉴别不同类型的接触性荨麻疹,鉴别不同的病因。

接触性荨麻疹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