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折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其他骨,胸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车祸患者多见
- 典型症状:胸痛 无力 右胸痛 胸骨压痛 呼吸异常
一、症状:
1、主要症状:
患者多发症状为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二者约占70%);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步行困难(约占60%以上);50%的患者行走时有踩棉花感;40%的患者有胸腹部束带感或其他症状,如下肢放射痛、背痛等。
2、体征:
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的肌力减退,胸髓受损节段平面以下感觉减弱或消失,且可伴有浅反射减弱、锥体束征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二、诊断:
1、胸骨骨折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需要鉴别的疾病较少,主要是防止漏诊。
2、胸骨骨折根据胸前区外伤史,胸部剧痛,气促,紫绀, 局部有挫伤,血肿,压痛,骨摩擦感, 结合胸部X 线检查诊断多无困难,其早期漏诊的主要原因是: 纵隔与胸骨影重叠,胸部正位X 线片不易显示; 胸部及全身的其他严重外伤如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颅脑损伤特别是昏迷等掩盖了胸骨骨折, 尤其是对无移位的胸骨骨折更易漏诊,对疑有胸骨骨折的患者, 应加摄胸骨侧位或斜位X 线片以明确诊断,亦有报道超声检查对胸骨骨折(特别是胸骨柄骨折) 的诊断更准确,快速。
一、病因:
1、暴力因素(65%):
胸骨骨折是由于由暴力直接作用胸壁所致,导致胸壁遭受猛烈撞击或受到挤压而造成,较常见的是由于车祸的减速伤或直接撞击伤引起,亦可是挤压及钝器直接打击造成的损伤,损伤的部位多位于胸骨体,大多为横断骨折,好发于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或胸骨体。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2、积累性劳损(20%):
生活和工作中的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成为积累性劳损,而容易导致胸骨骨折。
一、预防: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要注意日常生活安全,对有合并胸内器官损伤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抢救,并送医院。
一、鉴别:
需与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颅脑损伤相鉴别。
一、饮食保健:
可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包括含钙(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所有豆类、花生、甘蓝类蔬菜(蔬菜食品)、绿花菜、绿色叶菜、核桃、葵花子等。)和维生素D(鱼肝油、沙丁鱼、鲱鱼、鲑鱼、鲔鱼、牛奶、奶制品。)的食物。多喝水。
二、适宜食物:
1、宜吃富含钙磷矿物质元素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三、不适宜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
2、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奶油、猪油、羊油;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米粑、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