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直肠阴道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阴道,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先天性多见于婴幼儿,后天性多见于中青年
  • 典型症状:排便困难 肚子疼 便稀时经阴道排出
  在女性直肠与阴道后壁邻接的长度约有9cm,因此在创伤、炎症等病变时该段直肠阴道隔膜上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直肠阴道瘘,它是妇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粪瘘。分类:低位直肠瘘,即修补可以从会阴部途径进行;高位直肠阴道瘘,则从经腹手术较安全。多数病例的瘘孔较小,约2cm。
典型症状:排便困难 肚子疼 便稀时经阴道排出

一、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和原有疾病症状一般可以诊断直肠阴道瘘,但对于瘘口的位置需准确定位以便于确定治疗方案。对于瘘口的位置应以探针插入瘘口探其走行;或在直肠镜下观察;必要时行瘘管造影以确定瘘口的位置。在阴道内放置纱布,直肠内注入美蓝10cm几分钟后取出纱布观察是否蓝染可确定有无阴道瘘。

直肠阴道瘘临床表现为从轻度溢粪到显著溢粪不等,瘘口小或肛门狭窄或肛门闭锁时则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在出生后数日甚至数月或2~3岁后,小儿发生排便困难,有顽固的大便秘结有时必须灌肠或用泻剂才能排便,若瘘口很大则无梗阻症状但有排便位置异常、排便疼痛和粪便变形症状。

瘘孔较大而低位,可见大便从阴道排出和不能控制的排气。瘘孔小,当粪便干燥时,不能见到经阴道排便,但仍有不能控制的排气。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发生慢性外阴炎,有抓痒、渗液和皮疹等症状。

1.病史 妇婴生后患有直肠肛管先天性畸形;或女性病人曾有产伤史,或经腹或经阴道盆腔妇科手术史,或炎症性肠病史,或阴道用药或异物史,或癌肿侵蚀或放射治疗史,以及会阴部穿入或闭合性损伤史等。

2.临床症状和体征 病人有粪便从阴道排出;阴道窥器暴露下看到,或指诊触及瘘口;或子宫探子探查阴道瘘口时,指端在肛门内触及探子头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和亚甲蓝注入试验可协助诊断。

一、病因

导致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很多,如:①先天性畸形;②分娩伤,最为常见,包括滞产和产科手术;③妇科手术损伤,经腹或经阴道盆腔妇科手术;④炎症性肠病;⑤药物腐蚀或异物;⑥癌肿侵蚀或放射治疗后;⑦其他穿入或闭合性损伤;如骑跨伤或强奸亦均可形成此种瘘。在诸多病因中,3度会阴撕裂、产科手术如会阴切开,特别是会阴直肠切开,很易发生直肠阴道瘘。对这些损伤未及时发现,或及时修补,或修补后发生感染,终将发生直肠阴道瘘。阴道或直肠手术,特别是靠近齿状线者亦常发生瘘管。

二、发病机制

直肠阴道瘘可根据其位置、大小及病因作以下的分类。

1.按瘘位置分类 直肠远端2/3的直肠前壁是与阴道后壁相连,根据其病因,直肠阴道瘘可发生于9cm的直肠阴道隔的任何部分,一般将直肠阴道瘘分为3型。

(1)低位:瘘口位于齿隔处或其上方,在阴道开口于阴唇系带处。也有人提出,瘘在直肠的下1/3,在阴道的下1/2,易于从会阴部修补。

(2)高位:瘘在直肠的中1/3及阴道后穹隆处,近宫颈处,需经腹修补。中位即在低位及高位之间。

2.按瘘大小分类:直肠阴道瘘的大小约1~2cm直径,可以分为3型:①小型:瘘口直径<0.5cm;②中间型:0.5~2cm;③大型:>2.5cm。3度缺损包括整个阴道后壁,直至宫颈处。

一、预防

1.防止腹部外伤。

2.对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无有效预防措施。

3.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

一、鉴别

与先天性肛门畸形相鉴别。

1、直肠阴道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

2、直肠阴道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阴道炎,肠梗阻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