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生食猪肉习惯者多见,发病年龄以青年为最多,小儿受染者也不少。
- 典型症状:头痛 慢性头痛 视乳头水肿 单瘫 癫痫和癫痫样发作
一、病史及症状:
常有食用米猪肉或被绦虫节片污染食物史,根据侵入神经组织的囊虫数目,部位不同而出现炎性反应和中毒刺激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类型:
1.脑膜脑炎型:较多见,常于一次大量感染后导致弥漫脑水肿,反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
2.癫痫型:囊虫位于皮层运动区,癫痫发作为突出症状,形式可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3.颅压型:囊虫寄生于脑室系统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高颅压症状。
二、体检发现:
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体检中可有不同的临床体征。
1.皮下结节,多数病人可触0.5-1.5cm质地坚实,皮可自由移动,无压痛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皮下结节,活检可确诊。
2.局灶体征,脑实质内的囊虫由于周围炎性反应,可出现病灶局部脑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
一、病因
1、脑囊虫病系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经由多种途径进入胃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经肠膜静脉进入体循环和脉络膜而进入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引起各种损害。
2、绦虫是囊虫的成虫,全长2-3米,最长可达8米.绦虫分头,颈,体. 头:为四边形,有四个吸盘,25-50个钩. 颈:一个细的节段体:由许多节片组成,每一节片都有两性生殖器官,可自体受精.通常4-5个成熟节片同时排出体外,每个节片含550-600个胚胎.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脑部所致,它约占人体囊虫病的80%以上,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各地区。
3、其感染方式有:①内在自身感染:患有绦虫的病人,由于呕吐或肠道逆蠕动,使绦虫妊娠节片回流至胃内,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逸出六钩蚴,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与淋巴循环而输送至全身和脑,发育成囊虫蚴。②外在自身感染:绦虫病人的手部沾染虫卵,污染食物,经口而感染。③外来感染:病人自身并无绦虫寄生,因摄入附有虫卵的蔬菜或瓜果后而感染。
预防最重要的是严格实施食品管理法,严禁带囊虫的猪肉上市,另外,对生猪的管理治疗亦甚重要,如圈养,及时治疗猪肠道绦虫,宰杀带囊虫的生猪深埋或作工业原料等。
一、诊断
1、有便绦虫史和食米猪肉史;
2、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活检及病理证实为囊性结节;
4、囊虫免疫学检查阳性;
5、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
6、头颅CT及MRI扫描符合囊虫改变;
7、脑电图有异常等。
不难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脑膜炎,颅内高压以及原发性癫痫相鉴别。
脑囊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另外,猪肉最好在零下12至13摄氏度的温度中冷冻12小时后食用,这样可以把囊尾蚴全部杀死。如果一旦发病要入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