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鼻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低龄、年老体弱者更多见
- 典型症状:间歇性鼻阻塞 阵发性鼻塞 增殖腺肥大 鼻脓涕有臭味 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
一、症状诊断
1.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2.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3.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发库,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
4.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5.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6.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
7.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
8.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有如下特点:
(1)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钝痛。
(2)嗅觉减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轻。
(4)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痛加重。
(5)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
(6)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一、局部病因
1.感染和鼻腔疾病: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肿瘤、异物或填塞物留置过久,均可妨碍窦口引流而致病。游泳时潜水或跳水方法不当,可使污水经鼻腔进入鼻窦而发病。
2.外伤:前组鼻窦,特别是上颌窦和额窦位置表浅,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细菌可由皮肤或鼻粘膜侵入鼻窦。也可因弹片、尘土等异物进入而引起感染。
3.牙源性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二磨牙的牙根,位于上颌窦底壁,当其发生牙根感染时,可能穿破窦壁,或拔牙时损伤底壁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称牙源性上颌窦炎(de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
4.气压改变:航空、潜水、登山时,可因气压骤变,鼻腔内发生负压而引起损伤,称气压创伤性鼻窦炎(baro-traumatic sinusitis)。
二、全身病因
1、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变应性体质、内分泌失调, 以及患得患失有各种慢性病如贫血、结核、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身体抵抗力减弱,亦为鼻窦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后。
一、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一、鉴别
1、与急性鼻炎鉴别:多表现为一般性的全身酸困,鼻及鼻咽部发干灼热,鼻粘膜充血、干燥。渐有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喷嚏和鼻腔发痒,说话呈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粘膜明显充血肿胀,鼻腔内充满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可转为脓样。全身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胀、头痛等。
2、与神经性头痛鉴别:有些患神经性头痛的病人可长年头痛,反复发作,往往误认为有鼻窦炎,但这种病人基本没有鼻部症状,故从表现及拍X光片即可加以鉴别。
一、患者宜多吃:
1、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
2、贝类和坚果,以摄取锌;
3、全谷类和豆类,以摄取维生素B;
4、葵花子、种子油,以摄取维生素E;
5、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例如大蒜、洋葱和姜、接骨木花、麝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