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瓦癣(涡纹癣)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男性青壮年
- 典型症状:瘙痒 皮肤发红 足癣 鳞屑
一、症状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儿童少见。皮损初起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当环状损害形成后,中心又复发一褐色小斑,又同样扩大成环状。如是反复发生,环距2mm左右,在原侵入处可形成约10个同心圆鳞屑环,构成特殊的多环形涡纹状或叠瓦状外观。周围皮肤呈棕红色,自觉瘙痒,时久可因搔抓而致苔癣化,则同心圆皮损可不明显。
躯干臀部多见,时久可扩延于四肢,甚至口唇、甲沟及头皮。但掌跖多不受累,亦不侵犯毛发。与手足癣不同,损害呈对称性分布。
本病发生、发展与季节关系不明显,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复发。
二、诊断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鳞屑真菌检查易发现多数纵横交错类关节菌丝。培养时可分离出典型的同心性癣菌。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与其他皮肤癣菌不同,叠瓦癣不但侵入表皮角质层,而且侵入棘层,导致两层分离。就可以诊断。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菌系同心性癣菌(trichophyton concentricum),即叠瓦癣菌。
二、发病机制
发病可能与人种的易感性有关。长期密切接触者并不被传染。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同心性癣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同心性癣菌生长。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初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
预防:
1、预防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原有的手、足癣、股癣、甲癣、头癣等进行积极的治疗,要尽量避免和其他患者,包括有癣病的动物如猫、狗等密切接触。要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等,并对该类公共用具作定期的清洗消毒,尤其是托儿机构、集体生活的人员更应注意。
2、一些可能影响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应尽量避免滥用,以免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易致继发感染。对患者原有的消耗病如糖尿病等也应予以及时的治疗。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不易与他病混淆。不典型病例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湿疹 手足部叠瓦癣由于搔抓或用药不当可使皮肤增厚,易误诊为慢性湿疹。但根据损害边缘清楚,散在竖起的鳞屑,其他部位有典型损害,真菌镜检阳性可鉴别。
2.脂溢性皮炎 头皮、外耳、面部脱屑性损害应与脂溢性皮炎鉴别。叠瓦癣鳞屑竖起,皮损散发,真菌镜检阳性。
一、叠瓦癣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蒲公英汤
鲜蒲公英30克,煎汤饮用。
2、双花茶
银花,槐花各10克,水煎代茶饮。
3、鱼腥草冬瓜汤
冬瓜200克,鱼腥草15克。水适量煎汤饮用。
二、叠瓦癣吃哪些对身体好?
1、多饮红茶。 红茶中有各种抗菌作用,并且预防感冒。红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杀除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抗菌作用。
2、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3、多食用清热类食品。如绿豆,清热解毒,丝瓜,凉血解毒。
三、叠瓦癣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5、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食后会加重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