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播散型淋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性传播,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多见于妇女,性活跃人群多发
  • 典型症状:感染性发热 神疲乏力 类似荨麻疹的皮肤潮红斑块
  播散型淋病即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在淋病患者中非常少见,占淋病患者的0.2%~1.9%。多见于妇女,常在月经期发病,与妊娠也有一定关系。
典型症状:感染性发热 神疲乏力 类似荨麻疹的皮肤潮红斑块

播散型淋病症状诊断

全身症状:

低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9℃以下,可伴乏力、食欲下降等其他症状。

(1)淋菌性皮炎:初起为直径2~5mm圆形红斑、斑丘疹或水疱,很快变成脓疱,周围有红晕,中央出血、坏死或结痂。偶见结节性红斑、荨麻疹或多形红斑样皮损。分布于躯干、四肢、掌跖部,不发生于头面部。4~5天消退,不遗留瘢痕。

(2)淋菌性角化症:可能是由于淋球菌或其毒素所致,皮损中找不到淋球菌,常与淋菌性关节炎并发,皮损好发部位为手足、踝跟部和腰部。通常为扁平角化性稍隆起的斑片或斑块,呈圆锥形,黄色,或铜红色或灰白色。掌跖的皮损呈角质增生,大片角化。

(3)淋菌性关节炎、滑膜炎和腱鞘炎:多累及膝、踝、肘、腕和肩关节。 2/3表现为游走性不对称性关节炎,约1/4表现为单关节痛。关节炎时关节红、肿、积液或积脓,可引起骨质破坏和关节强直。常伴滑膜炎和腱鞘炎。

(4)淋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偶可累及脑膜、心内膜、骨骼、肝和乳腺。

播散型淋病疾病病因

由于淋球菌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出现较严重的全身感染。发病率为淋病患者的1%左右。引起播散性淋菌感染的菌株多为AHU-营养型,该菌株对正常人血清具有稳定的抵抗力,另外正常人血清中有对淋球菌脂多糖的IgM抗体,在补体的协助下,对大多数淋菌是有杀菌作用,缺乏C5、C6、C7和C8等补体成份的病人很容易患淋菌性败血症或淋菌性脑膜炎。

播散型淋病预防

及时治疗淋病,控制病情的发展。淋病患者,急性期及时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无合并症淋病经单次大剂量药物治疗,治愈率达95%。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