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挤压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外伤压伤多见
- 典型症状:胸闷 肢体肿胀 挤压伤 高血钾 氮质血症
一、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由于皮肉受损,血离脉络,瘀血积聚,气血停滞,经络闭塞,局部出现疼痛,肢体肿胀,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瘀血,皮肤张力增加,在受压皮肤周围有水泡形成。检查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肢体远端脉搏不减弱,肌肉组织仍有发生缺血坏死的危险。要注意检查肢体的肌肉和神经功能,主动活动与被动牵拉时可引起疼痛,对判断受累的筋膜间隔区肌群有所帮助。
(2)全身症状:由于内伤气血、经络、脏腑,患者出现头目晕沉,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胸闷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积瘀化热可表现发热、面赤、尿黄、舌红、苔黄腻,脉频数等。严重者心悸、气急,甚至发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油等脱症(休克)。挤压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分述如下:①休克:部分伤员早期可不出现休克,或休克期短而未发现。有些伤员因挤压伤强烈的神经刺激,广泛的组织破坏,大量的血容量丢失,可迅速产生休克,而且不断加重。②肌红蛋白尿:这是诊断挤压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条件。伤员在伤肢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出现褐色尿或自述血尿,应该考虑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在血中和尿中的浓度,在伤肢减压后3~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天后可自行转清。③高血钾症:因为肌肉坏死,大量的细胞内钾进入循环,加之肾功能衰竭排钾困难,在少尿期血钾可以每日上升2mmol/L,甚至在24小时内上升到致命水平。高血钾同时伴有高血磷、高血镁及低血钙,可以加重血钾对心肌抑制和毒性作用。④酸中毒及氮质血症:肌肉缺血坏死以后,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酸性物质释出,使体液pH值降低,致代谢性酸中毒。严重创伤后组织分解代谢旺盛,大量中间代谢产物积聚体内,非蛋白氮迅速升高,临床上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大,烦燥烦渴,恶心等酸中毒、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应每日记出入量,经常测尿比重,若尿比重低于1.018以下者,是诊断主要指标。
临床分级 可按伤情的轻重、肌群受累的容量和相应的化验检查结果的不同,将挤压综合征分为三级。
(1)一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大于1万单位(正常值130单位),而无急性肾衰等全身反应者。若伤后早期不做筋膜切开减张,则可能发生全身反应。
(2)二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大于2万单位,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而无少尿,但有明显血浆渗入组织间,有效血容量丢失,出现低血压者。
(3)三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明显增高,少尿或闭尿,休克,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血钾者。
一、病因:
1.意外和自然灾害(55%):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为于房屋倒塌,工程塌方,交通事故等意外的伤害中,战时或发生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出现。
2.体位因素(15%):
此外,偶见于昏迷与手术的患者,肢体长时间被固定体位的自压而致。手术时病人的体位应以便于操作,而患者又能耐受为原则。
3.病理生理:
肌肉遭受重物砸压伤,出现出血及肿胀,肌肉组织发生坏死,并释放出大量代谢产物,肌红蛋白,钾离子,肌酸,肌酐,肌肉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可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内向外逸出,从而使血钾浓度迅速升高,肢体挤压伤后,出现低血容量休克使周围血管收缩,肾脏表现为缺血,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主要依靠肾小球出球动脉供血,肾小球动脉收缩,可加重肾小管缺血程度,甚至坏死,休克时五羟色胺,肾素增多,可加重肾小管的损害,肌肉组织坏死后释放的大量肌红蛋白需肾小管滤过,在酸中毒,酸性尿情况下可沉积于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管型,加重肾损害程度,终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预防
因本症的死亡率轻较高,所以预防是关键,一般的预防措施有:
1.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伤后尽快补充,如胶体液可用血浆或右旋糖酐,可按每1%受压面积输入胶体液80~100ml,每受压1小时,每公斤体重补液3~4ml,加24小时所需量1500ml计算,为伤后第一天补液量,以后根据情况调整,但若以发生挤压综合征时,则不能按上述补液,并要控制输液量。
2.碱化尿液:因挤压综合征常有酸中毒,所以早期即应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预防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可口服碳酸氢钠液或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每日给予25~30左右。
3.利尿:当血压稳定之后,可进行利尿,使在肾实质受损害前,有较多的碱性尿液通过肾小管,增加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的排泄,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其高渗透压作用可使肾脏血流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保持充盈状态,减轻肾间质水肿,防止肾小管中凝集物沉淀,从而保护肾功能,所以宜早期应用。
4.解除肾血管痉挛:挤压伤后,血液中肾素,组织胺等收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使肾血管收缩痉挛,早期用甘露醇的同时可加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
5.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切口应在肌肉肿胀最严重部位,长达肿胀区之外不必探查深部,对于肌肉已坏死的肢体,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或其他早期肾衰竭征象,就果断截肢。
一、鉴别:
无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一、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忌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