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老年人甲状腺癌(老年甲状腺癌,老年人恶性甲状腺肿,老年恶性甲状腺肿)

  • 挂号科室:普外科
  • 发病部位:甲状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老年人群
  • 典型症状:甲状腺肿 颈部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硬实结节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甲状腺癌(carcinoma of thyroid)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甲状腺癌的预后是比较好,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在青壮年,老年患甲状腺癌少见,且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典型症状:甲状腺肿 颈部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硬实结节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老年人甲状腺癌症状诊断

一、症状:

  颈部甲状腺无痛性肿块,单个或多个,质硬,大小不一,近期生长迅速,伴有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活动差,或在颈侧旁能及肿大的淋巴结,青壮年女性、老年男性患者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此病。

  二、诊断:

  甲状腺癌的诊断只根据临床表现不能确定,应综合评价才能明确诊断。甲状腺肿块生长较速,有转移灶,且有明显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扫描多冷结节,或发现甲状腺CT扫描及MRI影像有异常及转移现象,最后诊断应根据病理活检,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或混合性癌等。

老年人甲状腺癌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据统计资料表明:甲状腺癌可能与放射线有一定关系,与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异变有关,极少数与家族的遗传性有关,如甲状腺髓腺癌。甲状腺癌绝大部分是来自滤泡上皮,少数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有原发性甲状腺癌,也有继发的。其病理分类如下:

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约占总数的3/4。病灶多的一侧,肿瘤大小不一,一般无色膜、无痛,随吞咽活动差,低度恶性,预后良好。

2.滤泡状癌:也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占10%~15%。病灶多为单个,也有多个的,肿瘤为实质性的,有色膜的,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或结节状,生长缓慢,容易误诊为腺瘤,多见于40~60岁女性,个别的有早期血道转移。

3.髓腺癌:是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有人称为滤泡旁细胞癌或C细胞癌,约占5%左右,肿瘤无包膜,大小不一,多为单个,是中度恶性的甲状腺癌。

4.未分化癌:少见,约占5%,大多数是男性老年患者,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预后极差,1年内死亡。

二、发病机制:

1.人类甲状腺癌病因仍不明,日本长崎与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某些患者儿童时期接受过放射性治疗,其甲状腺癌发生率有所增高。X线比131Ⅰ更具有致癌作用,放射性物质可引起甲状腺细胞基因突变,并至相当量的细胞死亡,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兴奋TSH分泌增多,可促进细胞增殖而致癌变。

2.缺碘作用下可引起大鼠发生肿瘤,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流行区的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高。

3.某些致甲状腺肿物质,如2-乙酰氨芴可作用于甲状腺组织,而引起甲状腺肿瘤。

4.家族性肿瘤基因遗传,可发生甲状腺癌。一些家族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在TSH刺激下,少数人可发生癌变。甲状腺癌、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消化系统瘤等均可有家族发病史。

5.此外,不同种类的甲状腺癌其病因不尽相同,如乳头状癌系来自滤泡细胞性癌,其发病与长期的TSH作用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起原始作用,TSH仅对乳头状癌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乳头状癌多见于碘化物丰富地区,而且与放射线作用肯定有关。

老年人甲状腺癌预防

目前对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像对其他癌发病一样,故尚不能很好预防其发病。但应避免或少接触放射线损伤,正常补碘,改善环境污染,少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在未来应进行基因治疗,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早期彻底治疗,以防恶化与转移,尽量防止病毒感染,及时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老年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

  颈部甲状腺的肿块,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仅10%左右病人是甲状腺癌,多为青壮年妇女。主要应鉴别的良性甲状腺疾患如下:

1.甲状腺肿:缺碘性甲状腺肿大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质软、全身乏力、水肿等。

2.甲状腺囊肿:常为单个质软囊性小肿块,随吞咽活动良好,无其他伴随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35岁左右妇女,伴有亢进症状,多食、消瘦、突眼,出汗多,腺搏心率快,血压升高,月经不调,甲状腺弥漫性增大,无孤立性结节。

4.亚急性甲状腺炎:多因一次变态性反应或感染性疾病后发生,甲状腺增大较均匀,无伴随症状。

5.甲状腺瘤:多为单个的,大小不一,界限清楚,随吞咽活动好,肿瘤光滑,质韧,无浸润症状。但是,若甲状腺肿块在近期增大迅速时,应提高警惕,是否有恶变趋向,早期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老年人甲状腺癌饮食保健

老年人甲状腺癌饮食保健应注意总热量要够,营养要平衡,食物结构要合理。

病人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

结节性甲状腺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