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积性皮炎(低张力性皮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重体力劳动者
- 典型症状:小腿和踝关节周围的紫红色瘀斑 小腿水肿 瘙痒 静脉血栓 皮肤粗糙
一、症状
除由深部静脉血栓可呈急性发作外,一般起病缓慢。先开始在小腿下1/3出现轻度水肿,休息后可消退,站立或行走时间长即又复出现。渐起红斑或褐红色斑片,有时可呈紫癜样斑片,呈圆形,约五分币大小,其上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自觉瘙痒。日久渐皮肤粗糙、脱屑、增厚、皲裂,呈苔藓化样损害,甚至因进行性纤维化而呈瘢痕疙瘩样硬度。反复发作或加重,以冬季为甚。
二、诊断
根据发病部位、病损特点,慢性经过常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一般不难诊断。
一、发病原因
真正病因尚不明,发病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长期从事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工作或多次妊娠,盆腔静脉曲张除先天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外,亦可继发于血栓性静脉炎后的静脉闭塞。
二、发病机制
有人认为与静脉高压使受累部位发生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短路有关。亦有认为系腓肠肌泵内的静脉流动压力增高,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隙加宽使纤维蛋白渗入间质,这层纤维蛋白形成毛细血管周围屏障,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当静脉曲张后,静脉回流受阻血流变慢和倒流,造成静脉淤血。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蛋白质和红细胞、代谢产物等渗入组织,形成水肿。进而缺氧和营养不良,产生瘙痒或感觉异常,搔抓、摩擦或外伤等刺激即发生本病。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从事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尽量采取防护措施。
需与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肥厚性扁平苔藓等相鉴别。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