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颈癌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子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绝经后女性
- 典型症状:阴道出血 白带增多 恶病质 癌性输尿管狭窄 下腹疼痛
一、症状
早期宫颈癌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然而,部分患者虽然已有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等明显临床症状,但临床分期仍可能为早期病变。患者于病变早期出现临床症状是宫颈癌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宫颈癌治疗效果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的常见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
(1)白带增多:
80%~90%的宫颈癌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白带增多症状。白带性状与一般炎症相似,随着肿瘤进展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可出现恶臭的脓血性白带。
(2)阴道出血:
80%~85%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可表现为接触性、月经期间期、绝经后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年轻妇女出现接触性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都是值得特别重视的临床症状。阴道出血的出血量与病变分期的早晚有关,也与肿瘤生长类型有关。巨大菜花状外生型肿瘤及溃疡空洞型肿瘤容易出现阴道大出血。
(3)其他症状:
肿瘤浸润进展可出现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下腹及排便下坠感,便血,排便困难,尿频,血尿,下肢水肿等症状。晚期患者还会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恶病质症状。
二、体征
妇科检查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宫颈局部肿瘤肉眼观可表现为糜烂、菜花状、溃疡状或结节状新生物,宫颈原形消失。妇科检查除了解宫颈局部肿瘤的肉眼观类型及大小外,还应该检查肿瘤侵犯阴道及宫旁的范围,以明确临床分期。此外还要了解阴道扩张度、子宫、附件、直肠等情况。妇科检查时,注意避免窥阴器及手指触诊碰伤肿瘤组织而引起的大出血。体检时应注意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肾区有无叩痛,下肢有无水肿等。
临床分期法: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目前采用的是FIGO(1995)最新修订的国际临床分期法。
分期注意事项:①0期包括上皮全层均有非典型细胞,但无间质浸润。②Ⅰa期应包括最小的间质浸润及可测量的微小癌;Ⅰa1及Ⅰa2均为显微镜下的诊断,非肉眼可见。③宫颈癌累及宫体不影响预后,故分期时不予考虑。④检查宫旁组织增厚并非一定是癌性浸润所致,可见于炎性增厚;只有宫旁组织结节性增厚、弹性差、硬韧未达盆壁者才能诊断为Ⅱb期,达盆壁者诊断为Ⅲb期。⑤癌性输尿管狭窄而产生的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时,无论其他检查是否仅Ⅰ或Ⅱ期,均应定为Ⅲ期。⑥仅有膀胱泡样水肿者不能列为Ⅳ期而为Ⅲ期。必须膀胱冲洗液有恶性细胞或病理证实有膀胱黏膜下浸润,方可诊断为Ⅳ期。
三、诊断
宫颈癌在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后,一般已为浸润癌,诊断多无困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早期宫颈癌往往无症状,体征也不明显,确诊常需依靠一些综合性的辅助检查方法。
一、发病原因
宫颈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其发病与一些高危因素有关。
1.宫颈局部病变
早婚、早育、多产造成宫颈局部的创伤,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裂伤及宫颈癌前病变,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内在因素。
2.性行为因素
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初次性交年龄低、有多个性伴侣、男性性伴侣有多个或有患宫颈癌的性伴侣、性生活频繁、性卫生不注意等,都可导致某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以及衣原体、细菌等进入生殖道,在宫颈糜烂面反复感染而诱发宫颈癌。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曾患宫颈癌的男子,其妻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较其他妇女高数倍。
3.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近年发现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鉴定的同源HPV有70余种,其中有20余种存在于人生殖道,按其致癌危险性可分为3组。
(1)癌危险性很小或没有:
HPV6,11,42型。
(2)中度危险:
HPV31,33,35,51型,普遍存在于CINⅡ、Ⅲ级。
(3)高度危险:
HPV16,18,45,56型,多见于浸润癌。
4.其他原因
吸烟、免疫功能低下、经济状况、种族、地理环境等因素均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所以宫颈癌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而不是单纯某一种因素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上皮是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宫颈管柱状上皮共同组成,两者交接部位在宫颈外口,称鳞-柱交界,是宫颈癌易发部位。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低落,鳞柱交界可向上移至宫颈管内,是其一个特点。移行带区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逐渐被化生的鳞状上皮所替代。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在一些物质如精子、精液组蛋白,阴道毛滴虫、人乳头瘤病毒等的刺激下,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有丝分裂增加,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在1967年由Richart提出,现已被较多的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它包括宫颈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1)宫颈非典型增生镜下特点:
①细胞核增大、深染,大小形态不一。②染色质增多,粗大。③核浆比例异常。④核分裂增多。⑤细胞极性紊乱至消失。
宫颈非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①轻度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的细胞仅限于上皮层的下1/3。②中度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的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2/3。③重度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的细胞占据上皮层的2/3以上或达全层。
(2)宫颈原位癌镜下特点:
癌细胞仅限于上皮内,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①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②细胞核大,核浆比例增大。③异型性大,染色深浅不一。④异常核分裂象多,在上皮各层均可发现。
(3)CIN分级:CIN可分3级:
CINⅠ级,相当于极轻度和轻度非典型增生。
CINⅡ级,相当于中度非典型增生。
CINⅢ级,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2.宫颈浸润癌
宫颈癌大多发生于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的移行区,由于老年人移行区上移至宫颈管内,因此大多数老年人的癌位于宫颈管内。宫颈浸润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
(1)宫颈鳞癌:
最常见,约占70%左右。
根据分化程度分为3级。
A.鳞状细胞癌Ⅰ级(高分化鳞癌),大细胞,有明显的角化珠形成,可见细胞桥,瘤细胞异型性较轻,核分裂较少。
B.鳞状细胞癌Ⅱ级(中分化鳞癌),大细胞,有少量或无角化珠,细胞桥不明显,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较多见。
C.鳞状细胞癌Ⅲ级(低分化鳞癌),大细胞或小细胞,无角化珠形成,无细胞桥,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多见。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分4型。
A.糜烂型:肉眼看不到肿瘤,表面糜烂样。
B.结节型:肿瘤自宫颈外口向宫颈表面形成团块状结节,属外生性肿瘤。
C.菜花型:肿瘤生长像菜花样自宫颈向阴道内生长,属外生性肿瘤。
D.溃疡型:肿瘤自宫颈向宫腔内呈侵蚀性生长,形成溃疡和空洞,属内生性肿瘤。
(2)宫颈腺癌:
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约占20%。包括有宫颈黏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宫颈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未分化腺癌,宫颈腺鳞癌等。腺癌较多发生在颈管内,肿瘤细胞具有腺上皮细胞特征,形成腺状结构,浸润间质。
宫颈腺癌来自宫颈管并浸润颈管壁,可有多种大体形态,可向内生长,颈管扩大使整个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质硬而表面光滑或轻度糜烂;向外生长者可呈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或蕈样团状;近15%患者无肉眼可见病灶。
绝经后子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治疗后应严密的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隔2~3个月复查1次。治疗后第2 年每隔3~6个月复查1次,以后至少每年检查1次,随访时除临床检查外,还应作胸片、血常规、B超及细胞学检查等。
绝经后子宫颈癌鉴别
由于宫颈癌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应注意与感染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腔黏膜下肌瘤、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结核等良性病变相鉴别。这些病变都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宫颈糜烂或新生物,初步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是宫颈新生物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等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活检取材部位的准确性。
一、食疗(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莲子煲甲鱼
白莲子(去芯)50克,甲鱼1只(约500克),香菇10克。将甲鱼宰杀去内脏和香菇、莲子放入砂锅内,文火煮煲2小时,加入适量味精,食盐调味服食佐膳。
2、鲜鲍洋参汤
鲜鲍鱼250克,西洋参7克,猪瘦肉70克。将生鲍鱼外壳擦洗干净砸碎,连壳带肉放入汤煲内,加上适量姜、陈皮与西洋参、猪瘦肉及清水适量,文火煲煮2小时,加上食盐等调味料适量,便可服用,饮汤食肉。
3、葡萄干焖墨鱼
黑葡萄干70克,猪瘦肉150克,新鲜小墨鱼5只,花生油、酱油、盐、糖、酒适量。将墨鱼头部拉出,将其体内泥沙、杂物取出,不要将墨鱼剖开,用少许酱油和酒浸泡之,将猪瘦肉、葡萄干炒熟装人每只墨鱼体内,将墨鱼放入油锅内文火煎熬,再倒入浸泡墨鱼的酱油和酒,焖煮至熟,便可食用。
4、木耳佛手蛇肉汤
水发木耳50克,佛手10克,蛇肉250克,水煎加上调料食用。每日1-2次。
5、薏苡仁菱角佛手粥
薏苡仁25克,菱角肉60克,佛手1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粥,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每日2-3次。
6、肉300克
鲜河鱼1条(500克)、白萝卜1个。 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滚水中,同切片的萝卜煮15分钟,汤和萝卜弃之。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约为锅容量的2/3)、葱、姜、酒,煮至熟透。若汤太少可加适量开水。将鱼用豆油煎透后,放入凌晨肉锅内煮30分钟。汤中加盐、香菜、蒜苗、葱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鱼鲜汤。主要用于宫颈癌术后的调养。
7、鹌鹑蛋20个
洋葱半只、胡萝卜80克、芦笋80克、香茄4个、青椒1只。 蛋煮熟运用壳。蔬菜切成小块。胡萝卜煮至刚熟。碗中依次放入汤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酱20克、麻油5毫升、杰粉10克、调成料汁。锅中放油30毫升,烧熟后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宫颈癌慢性出血所致贫血。
二、适宜食物
1.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不吃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
2.为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宜多食血和肉,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鳝、鸡、骨等;同时可配合药膳,如党参、黄芪、当归、红枣、花生等。
3.提高免疫功能,可食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
4.增加食欲,防治呕吐,可采取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在饮食中可加入一些生姜,以止呕;也可用药膳开胃健脾,如山楂肉丁、黄芪、山药、萝卜、陈皮等。
三、不适宜食物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2.忌霉变、腌制、油煎、肥腻食物。
3.忌羊肉、鹅肉、猪头肉等发物。
4.忌葱、蒜、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
5.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