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缺乏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脊髓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常见原因是患者对药物(氨基比林、保太松等)或化学品(某些化妆品等)过敏所引起
- 典型症状:头痛 寒战 高热 恶心 紫绀
一、症状
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某种药物接触史。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极度衰弱、全身不适。由于粒细胞极度缺乏,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感染成为主要合并症。牙龈、口腔粘膜、软腭、咽峡部发生坏死性溃疡,常覆盖灰黄或淡绿色假膜。皮肤、鼻腔、阴道、子宫、直肠、肛门均可出现炎症。局部感染常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肺部的严重感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发生败血症时可伴肝损害,出现肝大、黄疸。严重者可伴中毒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药物过敏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若短期内不恢复,死亡率极高。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判断。
粒细胞缺乏症可继发于药物反应、化学药物中毒、电离辐射、感染或免疫性疾病,亦可原因不明,但最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反应。
1.预防:
1)对可能引起本病的药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可滥用。
2)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X线及某些化学物质人员,应注意作好防护工作,并应定期检查血象。
3)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风寒,防感冒。
2.其他注意事项:
本病严重的并发症有中毒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药物过敏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若短期内不恢复,死亡率极高。
一、鉴别
1、本病应注意与白细胞减少症鉴别,后者:
(1)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有头晕,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畏寒,心慌等。
(2)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
(3)白细胞计数(2.0~4.0)X109/升,分类计数可正常,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常正常。
(4)骨髓象:可见粒细胞系统的增生不良或轻度成熟障碍。
1、粒细胞缺乏症食疗方
1)黑木耳红枣粥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粳米,黑木耳水发后撕成小块,红枣沸水泡洗后去核切了,加精渍20分钟,木耳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枣丁,红糖,再煮20分钟.做早晚餐或点心服用.
2)紫河车粥
鲜紫河车半个,瘦猪肉250克,生姜10片,糯米100克,将胎盘的筋膜血管挑开,去瘀血后与瘦猪肉洗净切块,生姜切丝,与粳米同煮为粥,粥熟后加葱、盐、少许调味品.每周2~3次服食,连服20次.
3)枸杞羊骨粥
枸杞子50克,羊骨头500克,黑豆3杷,大枣10枚,粳米50克,将羊骨敲碎,与枸杞、黑豆、大枣、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粥,调味服食.隔日1次,可长期服.
4)首茨鸡(鳖、羊肉)
生黄茂120克,熟附子30克,首草根20克,清炖500克左右母鸡一只,食肉喝汤.10天一次,适于气血两虚的白细胞减少.若偏阳虚不去附子,改母鸡为羊肉,偏阴虚去熟附子,母鸡改为甲鱼.
多食易消化,具有补益心脾肝肾、益气养血作用食物,忌食辛辣、煎炒等食物,戒烟酒.
5)牛肉补损膏
处方为:(1)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雌,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2)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茨警、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3)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每日早晨、下午可当点心服食,每次3~5匙.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6)黄茂母鸡汤
生黄茂,鸡血藤30克,大母鸡1只(乌骨,乌肉,白毛者佳).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茂、鸡血藤2药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鸡肋(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文火煮肉熟,食肉喝汤,每隔3~4日吃一只.
2、粒细胞缺乏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
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3、粒细胞缺乏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偏食:偏食可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