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大咯血,咯血)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咳血痰
反复咯血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程度不等,从少量血痰到大量咯血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有些病人平素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以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
一般经过询问病史和体检以及上述各项检查之后,对大咯血的病因多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咯血常为全身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将有助于咯血的病因诊断。
(一)发病原因
肺脏有两组血管,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起于右心室动脉圆锥的肺动脉及其分支为低压系统,提供着肺脏约95%的血供。支气管动脉发自于主动脉,为高压系统,一般向肺脏提供约5%的血液,主要向气道和支撑结构供血。据统计,在大咯血病人当中90%的出血来自支气管循环,而出血来自肺循环者仅占10%左右。
目前已知可引起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按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大类,即:①气管、支气管疾患;②肺部疾患;③心血管疾患;④全身性疾患。
根据最近的内外科系列综合研究,在上述常见病因中,引起大咯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①支气管扩张(约占30%);②肺癌(约占20%);③肺结核(约占15%~20%)。
(二)发病机制
大咯血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所致的支气管壁的毁损和管腔扩张、变形,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络末支扩张等吻合,形成动脉瘤破裂,故可反复大量咯血。
咯血病人应避免突然躁动、神情紧张,减少腹腔压力避免大咯血。
对于反复咯血伴有慢性咳痰,痰量较多,且胸片上有环状或条纹状阴影或有囊肿形成者多考虑支气管扩张;而年轻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反复发作的慢性咯血而无其他症状者,多支持支气管腺瘤的诊断;40岁以上男性吸烟患者,伴有声嘶、呛咳、体重减轻,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肺癌可能;既往有结核病史近期在咯血的同时伴有低热、咳嗽、消瘦等症状,多提示空洞性肺结核可能;咯血伴发热、咳恶臭痰提示有肺脓肿存在的可能;有近期胸部钝性外伤史应考虑肺挫伤;对于咯血伴有急性胸膜炎性胸痛者,应考虑肺栓塞及其他累及胸膜的病变;如出现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常常提示有凝血机制障碍。
咯血开始时患侧肺野呼吸音常减弱、粗糙或出现湿性音,健侧肺野呼吸音多正常。支气管疾病所引起的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听诊时患侧常可闻及各种不同性质的音,全身症状不严重。胸膜摩擦音的出现,常提示病变累及胸膜的疾病,如肺梗死、肺脓肿等。肺动脉压力增高提示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反复慢性的肺栓塞;体循环动、静脉交通或在肺野区闻及血管杂音者,支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肺动脉畸形;局限于较大支气管部位的哮鸣音,多提示有致该处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的疾病存在,如支气管肺癌或支气管异物。
大咯血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禁忌一、生姜
禁忌二、胡椒
禁忌三、人参
禁忌四、花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