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气管,咽喉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5岁以下的男童
- 典型症状:咳嗽 哮鸣音 呼吸困难 犬吠样咳嗽 声音嘶哑
一、症状
1.病史
患儿多为2~5岁的小儿,往往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流感,猩红热等前期感染,前驱期1~2天。
2.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急骤,初始可有刺激性咳嗽和吸气性喉鸣,继之呈犬吠样咳嗽,声嘶,呼吸困难,症状的特点为在夜间加剧,当感染沿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向下扩散时,可使呼吸困难加重,呼气也变得费力,并且时间延长,此时吸气与呼气均困难,病情更为严重,多数患儿有中度至高度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安静或睡眠时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呼气与吸气均困难,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高热,严重青紫,烦躁不安与挣扎,呼吸,心率加快,面色由发绀转为死灰样苍白,虚脱,昏迷,若抢救不及时,多因缺氧及全身衰竭而死亡。
(2)体征:三凹征明显,可闻及气喘哮鸣音或气管拍击音等气道异物体征,双肺呼吸音部分或全部减低,间有干湿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支气管炎,肺不张或肺气肿, 开始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数天后出现干咳及吸气性喉鸣,继而有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痰黏稠不易咳出,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发绀。
二、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能确诊,必要时可行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
一、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
继发于细菌感染:以嗜血流感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他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小儿患麻疹、流感、猩红热等。
二、发病机制
由于2~5岁的幼儿抵抗力弱,呼吸道细小,咳嗽功能不强,免疫力降低,不易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能助长感染的蔓延,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加之冬季干冷空气不利于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运动和肺泡气体交换,致使分泌物稠厚易成痂,堵塞气道。重者患处黏膜糜烂,形成溃疡而脱落,使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
死亡原因是由于炎症及支气管阻塞使肺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肺泡, 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受到损害, 通透性弥漫性增加, 血液外漏至组织间隙, 引起肺组织间质, 肺泡和细小气道内 充液致肺透明膜形成, 引起明显的右到左的肺内分流, 肺的弹性及顺应性下降, 使肺的弥散功能障碍;同时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或破坏使肺泡萎缩而出现多发性小灶性肺不张, 产生通常氧疗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引起死亡。
作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减少本病的关键,一旦患病应早期积极治疗。
1.急性会厌炎
该病主要侵犯会厌,杓会厌皱襞,病变进展迅速,可在发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出现严重喉梗阻,多由于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所致,检查时,在小儿咽部下方见到肿大的樱桃样的会厌,喉镜及喉部侧位片可协诊。
2.喉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在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可见薄膜样白色渗出物或假膜,且不易抹去,刮除白膜后易引起出血,喉白喉的症状一般发展较慢,在发生声音嘶哑2~3天后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方较明显。
3.呼吸道异物
多有异物吸入史,吸入异物后即有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X线检查可有一侧肺不张或肺气肿及纵隔移位,必要时需做喉或支气管镜检查以协助诊断。
多喝蔬果汁:不仅能止咳化痰,而且还能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对疾病的康复非常有益。
多吃青菜:每餐可适量多吃一些蔬菜和豆制品,如白萝卜、胡萝卜及绿叶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止咬平喘食物: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于、北瓜、山药、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
应避免的食物:
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物品,以免加重症状。
不要急于进补。人参、鹿茸等补晶在急性发作期或痰多、舌苔腻时都不宜用,否则胸闷气急更甚,病情反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