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胃损伤

  • 挂号科室:普外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膜刺激征 肠鸣 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具有一定强度的各种致伤因素都可以引起胃损伤。然而,由于胃在腹腔内处于受保护的解剖位置,胃腔又多处于排空状态,并能在腹腔中一定范围内移动,所以因外界暴力而致伤的机会不多。即便受伤,亦常伴有腹内其他脏器损伤。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膜刺激征 肠鸣 呼吸困难 皮下气肿

一、症状:

无全层破裂的胃壁损伤,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上腹部的轻度疼痛,经临床观察后逐渐好转。

胃破裂性损伤的主要全身表现是休克和出血;腹部多呈现腹膜刺激征。

胃破裂后,常立即出现腹痛、腹胀和弥漫性腹膜刺激征,呕吐不多见。腹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破损口接近贲门、食管区时,因空气可进入纵隔而造成纵隔气肿、液气胸、胸部皮下气肿。胃损伤较大时,可从腹部伤口涌出未消化的食物、胆汁和气体;偶尔还能见到裂开的胃。有些病例可呈不同程度的腹壁皮下气肿。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若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可伴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休克出现较早,并在80%的严重病例中成为主要症状。如果不伴有其他脏器损伤,休克可能主要是由于胃液对腹膜的化学性刺激和严重腹腔污染所造成。

贯通性胃损伤病例,如能从腹部伤口见到胃内容物或查到裂开的胃,诊断是很明确的。然而在钝性腹部损伤所致胃破裂,或虽属贯通伤而单凭临床表现难以与一般的腹部损伤相鉴别者,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留置胃管,疑有腹内空腔脏器损伤的病人都应放置胃管。若从胃管中吸到血性物或血液者,则可确立为胃损伤。再者,也可由胃管注入水溶性造影剂后作腹部X线检查,以明确穿孔的部位。反之吸出的胃内容物无血液者并不能完全排除胃损伤的可能。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一、病因:

胃损伤有下列诸多原因所致:

1、外伤性暴力 

外伤性暴力可作用于胸腹部或腰背而引起胃损伤。根据外伤的性质可分为:

1)钝性损伤:

这种暴力作用于体表并未引起体腔和外界相通。常见的方式为从拳打、脚踢,直到车祸。根据Barry的引述在工业发达国家中,70%左右的钝性腹部损伤系车祸所致。

2)贯通性损伤:

刀、枪伤等所致的贯通体表与体腔的创伤。

2.化学性损伤

 因吞入酸、碱等腐蚀性毒物所致。

3.医源性损伤

 包括胃镜检查所造成的创伤及手术过程中的误伤等。由于目前应用的胃镜多属可弯曲的纤维光学胃镜,故因胃镜检查而致的胃壁破损已大为减少。但是,有的病例胃内原有炎症、溃疡或肿瘤等病灶存在,该项操作有时可引起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手术中医源性损伤可由解剖困难和操作失误所造成。例如作脾切除结扎胃短血管时,因放置血管钳离胃太近而损及胃壁;作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时撕破贲门或解剖胃小弯时造成局部缺血坏死;进行胆道或右半结肠切除术时分离胃窦和十二指肠周围黏膜而损伤胃窦部;胃小弯可能在经胸修补食道裂孔疝时被缝针撕破等。这些意外一般能在手术当时发现并予立即修补而不致带来不良后果,少数病例则因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缺血而致术后腹膜炎或胃瘘等并发症。

除了上述一些原因外,亦有因心肺复苏时,体外心脏挤压用力过度而发生胃穿孔的个案报道。

4.胃内异物 

偶尔疏忽、蓄意自杀者或精神病病人均可能吞食异物入胃内,多数异物能自行排出,当物体过大,两端尖锐或呈锯齿状物体则难以排出,可导致梗阻、出血,甚或穿孔。

5.自发性破裂 

成人自发性胃破裂极为罕见。这一名称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背景因素而发生的胃突然破裂。一般认为,导致此症的重要先决因素是胃出口(贲门或幽门)的痉挛梗阻。在胃原已膨胀的情况下发生剧烈呕吐,用力过猛,或负重等均可能使胃壁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破裂。文献上亦曾报道服用大量小苏打或麻醉时吞入大量麻醉性气体而使胃过度扩张而引起胃破裂的病例。

二、发病机制:

下面详细地叙述因外来暴力而引起胃的损伤及其病理变化。

1、非穿透性损伤

上腹部遭受钝性损伤时,胃的损伤并不太常见,因为它不像肝、脾组织易于碎裂,不像十二指肠及十二指肠空肠曲较固定,而且它又受着肋骨的保护。只有当胃内充满食物或气液体时;胃的前壁及大弯与腹壁腹膜有较多的接触时,充盈的胃不能自由移动时,胃破裂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在钝力作用(毒打、脚踢、撞击等)之下,腹壁可以完全没有形态上的损害,而胃壁则显示不同程度的损伤。胃的浆肌层(大都在小弯)有裂伤者,可以完全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胃壁被挫伤而在胃壁内形成血肿者,当时也可以没有症状,但这种血肿一旦遭受感染形成脓肿,胃壁即发生坏死穿破,引起继发的腹膜炎。严重的损伤造成胃壁的全层破裂者,危险性最大。此时,肝、脾、结肠、肋骨等大都也可能同时破裂。破裂时形成的气浪或水波,其压力之大往往也可引起胃壁的部分或全层破裂。患者偶在剧烈呕吐或干呕之后,可因食管贲门黏膜裂伤而继之以呕血,是称为Mollary-Weiss综合征,为一种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甘建辉等遇到1例高压电击伤后的男性患者,因急性腹膜炎而手术探查,发生胃与空肠破裂穿孔。

2.穿透性损伤

 胃的穿透性损伤常与其邻近器官的损伤同时存在,而胃本身的损伤也常不止一处,往往是穿透伤。Ogilvie(1944)报道的628例腹部战伤,其中有胃损伤22例,病死率为50%。Wolff(1955)分析过416例胃穿透伤,其发生率占全部腹部损伤的13.2%;其中90%的病例伴有其他的腹内伤,尤其以横膈损伤为多见(47.10%),病死率为40.6%,高于结肠、小肠和肝、脾损伤的病死率。胃的穿透性损伤病死率甚高,是因为胃损伤时常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之故。单纯的胃损伤情况较好,因胃壁对损伤的耐受性较强,胃内容物也不像结肠和小肠的内容物含有多量细菌。

3.手术性损伤 

手术时胃壁受意外的损伤,最多见于脾切除术。在切断胃脾韧带时,胃大弯部的胃壁可能被钳住而遭到切破。在胆道重复进行手术时,由于本身的病变及前次的手术,往往使胃与十二指肠等连同横结肠与大网膜粘连在一起,甚至与腹壁也难于分离,因此手术时误伤胃和十二指肠等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些意外事故如能当时即被发觉,则胃壁的损伤一般不难缝补,通常也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若不能及时被觉察、认真缝补者,将形成腹膜炎或瘘管。

胃损伤预防:

1.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2.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3.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4.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5.忌饥饱不均。

6.忌饮食不洁。

胃损伤鉴别:

1、腹膜炎

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根据有无板状腹及病史可鉴别。

2、胃穿孔

表现为突然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腹部呈板样,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及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部分患者甚出现休克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应立即行急诊手术处理,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般需要诊断性穿刺来明确诊断。

胃损伤饮食:

1.少吃油炸食物:

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

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

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胸壁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感染性休克,腹膜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