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子宫颈平滑肌瘤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子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妇女人群
  • 典型症状:阴道出血 脓血性白带 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部肿块 尿频
  子宫颈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肿瘤,有时可与子宫体肌瘤合并存在。原发的宫颈平滑肌瘤不常见,宫颈肌瘤发生率明显低于宫体肌瘤,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之比为12∶1。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典型症状:阴道出血 脓血性白带 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部肿块 尿频

子宫颈平滑肌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2.阴道流血:

宫颈黏膜下肌瘤患者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或多或少。月经期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

3.阴道分泌物增多:

悬垂型宫颈肌瘤可呈现阴道分泌物增多。

4. 脓性白带:

发生坏死及感染时,可有血性或臭味的脓性白带。

5.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和尿道:以致膀胱三角区扭转倾斜,输尿管移位、膀胱循环障碍等。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潴留、排尿不畅等症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而致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肾盂肾炎等。若合并感染可发生膀胱炎。

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等。

压迫神经:偶尔也可见宫颈肌瘤压迫盆底的脊髓神经,导致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压迫宫颈管:月经排出困难,宫腔积血、输卵管积血等。

6.腹块:

小的不影响子宫位置,较大占据整个盆腔,宫体可被推向腹腔,清晨时膀胱充盈,可在腹部触到质地较硬、活动欠佳的肿块。

7.疼痛:

一般无疼痛表现,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症。肌瘤红色性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黏膜下肌瘤刺激宫缩产生痉挛性腹痛。合并子宫内异症则出现痛经。

二、体征:

1.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颈前唇或后唇消失,增大呈球形状突出,使宫颈变形;宫颈肌瘤较大时,肌瘤所在部位的宫颈唇或宫颈壁明显增厚,而无肌瘤的宫颈部分被伸展拉长而变薄,宫颈外口被压向侧上方,形成月牙形,其凹面朝向发生肌瘤的一侧;向阔韧带或后腹膜生长的肌瘤,常使宫颈延长。肿块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及肉瘤变。

三、诊断:

1.结合阴道分泌物异常,出现压迫症状,宫颈变形并触及肿物、B型超声显像检查和活组织检查,诊断多无困难。采用子宫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确诊。

子宫颈平滑肌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确切病因尚不明了。

2.原发的子宫颈平滑肌瘤来自子宫颈间质内肌组织或血管肌组织,青春期前少见,生育年龄多见,绝经后大多数肌瘤萎缩。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含量较正常肌组织高,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子宫肌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随月经周期不同雌激素水平而变化,雌激素有促进宫颈平滑肌组织增生、肥大之作用。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中医上认为子宫肌瘤的病因是由于情绪、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

二、发病机制:

1.按肌瘤在宫颈上的发生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悬垂型是指肌瘤从宫颈管内生长,突出在阴道内,有些像黏膜下肌瘤,故形成黏膜下宫颈肌瘤。位于侧壁的宫颈肌瘤可向阔韧带生长,长在后壁的宫颈肌瘤可向后腹膜生长,长在前壁的宫颈肌瘤可向膀胱后间隙内生长。

2.可与下面3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同时发生: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占60%-70%。 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约占20%。 粘膜下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官腔,仅由粘膜层覆盖,占10%-15%。

3.病理改变:巨检可见肌瘤呈实质性球形肿瘤,表面光滑,有假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切面呈漩涡状结构,白色,质硬。伴红色变性时则可略呈红色,质软。镜下可见肌瘤由相互交叉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组成,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有的含有丰富的血管。

子宫颈平滑肌瘤预防

一、预防:

1.月经增多、绝经后出血或接触性出血等,常常由于宫颈或宫体发生肿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经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对症诊治。

2.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黏稠的无色透明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会有轻微变化,但脓性、血性、水样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

3.清晨,空腹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较大的肿物是可以发现的。

4.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

子宫颈平滑肌瘤鉴别诊断

一、鉴别:

  1.与其他宫颈肿瘤鉴别:

宫颈癌:宫颈黏膜下肌瘤有血性或脓性白带增多,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排液常误诊为宫颈癌。宫颈癌癌瘤不规则,表面菜花状或有溃疡,基底部有浸润,轮廓不清,且组织脆易出血。活组织检查确诊。

2.与其他生殖部位的肿瘤鉴别:

占子宫肌瘤的绝大部分。有时宫颈肌瘤较大占据骨盆腔,将子宫体推向上方,难于鉴别是宫体抑或是宫颈肌瘤,必要时可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见颈管延长及宫腔位置较高,可与宫体肌瘤相鉴别。

向侧壁生长的宫颈肌瘤最终形成阔韧带肌瘤,无月经改变,又在子宫一侧扪及实质性肿块,临床上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应仔细行妇科检查,注意肿块与子宫关系及其活动度,结合B型超声检查。

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及子宫增大,与子宫肌瘤明显不同处在于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也常遇到痛经不明显者而诊断为子宫肌瘤。检查时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且有经期增大而经后缩小的特征。

3.与其他宫颈表现相似的疾病鉴别:

有性交后出血或经量增多,须与宫颈肌瘤鉴别,息肉色鲜红,呈舌状,质软,而宫颈黏膜下肌瘤有蒂伸入宫颈管,呈球形,质硬。

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量由少到多,严重时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B超检查提示胚胎完全种植在宫颈管内即可鉴别。

4. 与其他表现相似的疾病鉴别:

慢性子宫内翻:有产后出血史以及经量增多,检查可见翻出的子宫突出于宫颈口外,被扩张的均匀一圈宫颈边缘围绕,有时突出的子宫黏膜面上可见输卵管开口。子宫肥大症:表现月经增多、子宫增大,故易与子宫肌瘤混淆。但本症为子宫均匀增大,且很少超过2个月妊娠子宫,B型超声可协助诊断。

子宫颈平滑肌瘤饮食保健

一、食疗方:(仅供参考)

消瘤蛋:

鸡蛋2个、中药壁虎5只、莪术9克,加水400克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适宜气滞血淤型。

2.二鲜汤:

鲜藕120克切片、鲜茅根120克切碎,用水煮汁当茶饮。

功效:滋阴凉血,祛淤止血。适宜月经量多,血热淤阻型。

3.银耳藕粉汤:

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

功效:有清热润燥止血的功效。适宜月经量多,血色鲜红者。

流产,贫血,不孕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