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骶髂关节扭伤(称骶髂关节半脱位)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关节,臀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成年男性多见
  • 典型症状:关节扭伤 骶髂部剧烈疼痛 骶髂关节疼痛 下肢放射痛 面色苍白
  骶髂关节扭伤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多因姿势不正,肌力失调骤然扭转而致,也有少数无明显外伤史者。
典型症状:关节扭伤 骶髂部剧烈疼痛 骶髂关节疼痛 下肢放射痛 面色苍白

一、症状

骶髂关节扭伤后突感伤侧骶髂部剧烈疼痛,动转不灵,面色苍白甚而休克,同侧下肢不敢负重,躯干向前及病侧倾斜,约20%~60%的患者合并同侧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股后侧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和大腿根部前内侧,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

1.骶髂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受第4、5腰神经、骶神经支配,当骶髂关节扭伤时可引起这些神经的反射性神经疼。

2.坐骨神经或股后侧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因扭伤出血,肿胀或梨状肌痉挛时可直接刺激神经束引起放射痛。

3.骶髂关节扭伤时合并腰骶关节扭伤也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当检查时可发现:立体姿势,站立时躯干向健侧倾斜,以健肢负重,患腰足尖着地,手扶患髋以减少活动及疼痛。坐位姿势、坐位时以健则坐骨结节负重,双手支登以减轻负重。上床姿势,患者先坐于床旁,然后以双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内收肌紧张。骶髂旋转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后上棘较对侧升高或降低。压痛在髂后上棘。

二、诊断

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X线片,可明确诊断。如经牵引手法听到骶髂关节响声后疼痛立即消失者可明确诊断。但需与腰骶关节扭伤和纤维环破裂症鉴别。

一、病因

生理因素(30%):

骶髂关节由凸凹不平相互交错的耳形关节面组成,前后有长短不等的韧带予以稳定,躯干的重力经骶髂关节传达至两下腰,当孕妇受内分泌改变的影响,或因长期卧床,腰麻或全麻后均能引起骶髂关节松弛,影响骶髂关节的稳定,当受到外力时引起骶髂关节扭伤或错位。

外力因素(30%):

由于骶髂关节坚强而稳定,不易引起扭伤或错位,当姿势不正,肌力失调,韧带松弛时,扭转的外力可使凸凹不平的骶髂关节面排列紊乱,间隙加宽,在关节腔负压的情况下将滑膜吸入关节间隙嵌顿,引起剧烈疼痛,根据扭伤的方向不同可引起骶髂关节前脱位或后脱位。

骶髂关节前脱位是当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拉紧股四头肌和髂股韧带向前牵拉髂骨时,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后旋转的外力可使髂骨向前移位。

骶髂关节后脱位当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N绳肌紧张向后牵拉髂骨时,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则骶骨与髂骨发生方向相反的扭转,可引起髂骨后旋移位。

本病一般由外伤引起,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坐姿、站姿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正确的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治疗,本病一般预后极好。

本病多因体位姿势不正,肌肉平衡失调,骤然扭转而致病,主要表同为突感伤侧骶髂部剧烈疼痛,动转不灵,有些患者可合并有放射痛。

临床上有些疾病与此有相似的症状,需进行鉴别诊断,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腰骶关节扭伤,纤维环破裂症。

1.骶髂关节扭伤食疗方:

(1).月季花烧垒吐

水发鱼胜600克,月季花3朵,鲜汤1.5升,麻油、葱、姜、精盐、味精、淀粉、鸡油等各适量。

将水发鱼肚放到锅内,用沸水略焯,取出后切块备用;将鲜汤注入另一锅内,放入鱼肚,煨20分钟备用;

将2朵月季花洗净,摆放在盘中备用;炒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后,放入葱、姜炝锅,倒入鲜汤,待汤沸后

,取出葱、姜,然后放入鱼肚,用小火焖30分钟后,用精盐、味精调味,再用淀粉勾

尿道综合征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