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十二指肠腺癌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钝痛 无力 疼痛 上腹不适
  十二指肠腺癌(adenocarcinoma of duodenum)是指 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的腺癌。多为单发,可由腺瘤恶变而来。组织学上可见腺瘤-腺癌转化及腺癌中的残存腺瘤组织。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钝痛 无力 疼痛 上腹不适

十二指肠腺癌症状诊断

一、症状:

  1.临床症状与体征:

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或仅有上腹不适、疼痛、无力、贫血等。其症状、体征与病程的早晚及肿瘤部位有关。根据文献统计现将常见症状、体征分别如下:

多类似溃疡病,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钝痛,进食后疼痛并不缓解,有时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此类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在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率为30%~40%,如呕吐频繁,呕吐内容物多,大多是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肠腔,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呕吐内容物是否含有胆汁可判别梗阻部位。

为最常见症状,其出血主要表现为慢性失血,如大便隐血、黑便;大量失血则可呕血。

系肿瘤阻塞壶腹所致,此种肿瘤引起黄疸常因肿瘤的坏死、脱落而使黄疸波动,常见于大便隐血阳性后黄疸也随之减轻;另外黄疸常伴有腹痛。以上2点有别于胰头癌常见的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

此种症状亦较常见,但进行性体重下降常预示治疗效果不佳。

肿瘤增长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部分病例可扪及右上腹包块。

2.临床分期:

国内对十二指肠腺癌尚未进行详细分期,其分期方法多沿引美国癌症联合会制定的分期法。

1)临床分期:第Ⅰ期,肿瘤局限于十二指肠壁;第Ⅱ期,肿瘤已穿透十二指肠壁;第Ⅲ期,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第Ⅳ期,肿瘤有远处转移。

2)TNM分期为:

T:原发肿瘤。

To: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侵犯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2:肿瘤侵犯肌层。

T3:肿瘤穿破肌层浸润浆膜或穿过无腹膜覆盖的肌层处(如系膜或后腹膜处)并向外浸润≤2cm。

T4:肿瘤侵犯毗邻器官和结构,包括胰腺。

N:局部淋巴结。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局部淋巴结有转移。

M:远处转移。

Mo:无远处转移。

ML:有远处转移。

  二、诊断:

1.由于本病早期无特殊症状、体征,故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辅助检查,其中以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是术前确诊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手段。

十二指肠腺癌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目前对十二指肠腺癌的病因不甚清楚。胆汁和胰液分泌的某些物质,如石胆酸等二级胆酸可能是致癌原,对肿瘤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家族性息肉病、Gardner和Turcot综合征、von Reeklinghausen综合征、Lynch综合征、良性上皮肿瘤如绒毛状腺瘤等疾病,可能与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有关。另有报道十二指肠溃疡或憩室的恶变以及遗传等因素亦与十二指肠腺癌有一定关系。

二、发病机制:

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腺癌在多发生于降部乳头周围,约占60%,其次为壶腹下段,球部最少见。

2.病理形态:

十二指肠腺癌大体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环状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其中息肉型最多见,约占60%,溃疡型次之。

镜下见十二指肠腺癌多属乳头状腺癌或管状腺癌,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以息肉型乳头状腺癌居多,其他部位多为管状腺癌,呈溃疡型或环状溃疡型,溃疡病灶横向扩展可致十二指肠环形狭窄。

十二指肠腺癌预防

一、预防:

1.注意食物多样化,每天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科学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 和粗粮等),应占每餐的2/3以上,多吃奶制品、鱼等。 减少盐、脂肪摄入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甜食、肥 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不吃烧焦的食物,限制腌制食 品、熏肉的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不食用在常温下保存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戒烟限酒。

2.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

3.参加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生活规律。 每天应坚持锻炼40―60分钟,快走或类似强度锻炼为宜。

4.保持心情舒畅。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融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

十二指肠腺癌鉴别诊断

一、鉴别:

  需与十二指肠腺癌相鉴别的疾病繁多,但根据主要临床征象不同,考虑不同疾病的鉴别:

1.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者,需与胰头癌、胆管癌、胆管结石、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等疾病其鉴别。

2.表现为呕吐或梗阻者,则应与十二指肠结核、溃疡病幽门梗阻、环状胰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相鉴别。

3.消化道出血者,需与胃、肝胆系、结肠、胰腺、右肾和腹膜后等肿瘤相鉴别。

4.上腹隐痛者,需与溃疡病、胆石症等相鉴别。

十二指肠腺癌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入。

2.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3.增加饮食中纤维素摄入:食物中的纤维主要是更好地维持肠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减少细菌滋生。

4.保持心情舒畅、适当的轻松的户外活动。

5.新鲜的水果、蔬菜,优质蛋白质,清淡为主。如绿、黄、柠檬、芦笋、杏仁露、荸荠、红枣、大蒜和红蔬菜以及黑木耳等是抑癌物质,可以阻断癌细胞的生成。

黄疸,贫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