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持续性输卵管妊娠(持续性法娄皮欧妊娠,持续性法娄皮欧氏妊娠)

  • 挂号科室:产科
  • 发病部位:盆腔,输卵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生育期女性
  • 典型症状:阴道出血 肚子疼 内出血 盆腔包块 异位妊娠
  持续性输卵管妊娠是指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或药物治疗后仍有滋养细胞存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仍保持一定水平不下降甚或上升的情况。有3%~20%的保守性手术后可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主要表现是保守性手术后下腹痛,偶见腹腔内继续出血。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盆腔包块。存活的滋养细胞仍可对周围组织进行破坏,造成腹腔内出血,它是近年来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增加后新出现的一种并发症。
典型症状:阴道出血 肚子疼 内出血 盆腔包块 异位妊娠

一、症状:

主要表现是保守性手术后下腹痛,偶见腹腔内继续出血,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盆腔包块。

血β-HCG的监测是诊断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依据,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应立即测定血β-HCG为初始值,以后每周测2~3次,直到<15mU/ml,如果术后连续监测血β-HCG每周下降<15%时,则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很大,如术后12天血β-HCG下降<10%可以确定诊断。

如保守性手术后患者出现腹痛或腹腔内出血情况,更应警惕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一、发病原因:

下列情况时发生输卵管持续性妊娠的可能性增加:

1.停经少于7周,输卵管包块<2cm

2.术前24小时HCG上升>1000mU/ml

3.术前血HCG>3000mU/ml或孕酮>35mg/ml

4.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比开腹手术危险性略有增加。

5.有3%~20%的保守性手术后可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时,滋养细胞已深入到管壁肌层,或因病变范围大未能取尽,手术时未发现较小的病灶或非破裂部位的病灶,以及输卵管挤出术时,滋养细胞遗留于管腔,使滋养细胞继续生长,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

持续性异位妊娠:由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及诊断方法有重大的改进,对异位妊娠的治疗逐渐由彻底的手术治疗转化为手术或药物的保守性治疗,因此,又发生了由于保守治疗以后出现的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PEP的发生率为3%~20%。它的特点是发生在保守性输卵管治疗后仍有滋养细胞存活,HCG仍保持原有水平,并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由于滋养细胞对周围组织的破坏,甚至可继续发生腹腔内出血。极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输卵管绒毛膜癌,保守性输卵管手术,如输卵管线性切开术、部分输卵管切除术特别是伞部挤压术后,因滋养细胞已压入管壁肌层或病变范围较大,有可能在腹腔镜下或剖腹探查手术时未完全取净以至发生此并发症。

预防:

保守性手术时如何完整地取出妊娠物是预防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关键切口应在输卵管最突出的部分的中央可避免漏取妊娠物有人于切口旁注射生理盐水将妊娠物整块冲出也可于术前或术后应用甲氨蝶呤起到预防作用或手术结束前胚胎着床局部甲氨蝶呤10~25mg。

鉴别:

1. 持续性异位妊娠有诸多高危因素,临床上也有多种类型,有些是较为常见的也有罕见的。持续性异位妊娠多发生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与术前血B―hcG的水平有 密切关系,术后动态监测血p―hcG,可早期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并尽早药物治疗,避免再次手术。诊断方法各种各样,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方式进行鉴别。鉴别诊断时要从不同角度分析,以便与诸多疾病相区别,就腹痛而言,很重要的是区别输卵管其他疾病。

2.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炎 附件炎症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患,发生于妊娠者较少,但1993年,Yip L等报道一例20岁妇女因急腹痛并失去知觉而急症入院,手术探查为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合并宫内孕,给以大量静脉抗生素而治愈,该文章中提出妊娠中应给以充分彻底治疗。异位妊娠与盆腔炎的鉴别。

急性盆腔腹膜炎及急性腹膜炎全身症状明显,腹膜刺激症状明显,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高热不退,腹肌强直,压痛、反跳痛明显,妇科检查宫颈、宫体及后穹窿均有明显触痛。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腹腔或后穹窿穿刺可穿出脓性液体。

一、饮食: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贫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