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外阴疖肿(外阴疖病,外阴疖)

  • 挂号科室:妇科
  • 发病部位:皮肤,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育龄期女性、性情急躁易怒、阴虚体质者
  • 典型症状:疼痛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外阴皮肤肿胀 皮肤出现硬块 疖肿
  外阴疖病为外阴皮肤毛囊或汗腺被侵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疖,又称疔。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感染,经久不愈,称为疖病。外阴疖及外阴疖病与外阴毛囊炎病原菌相同。
典型症状:疼痛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外阴皮肤肿胀 皮肤出现硬块 疖肿

一、症状

外阴疖病多发生在大阴唇外侧,重者可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全身发热。开始时外阴皮肤毛囊处发生红点、疼痛、发硬,略高于周围皮肤,继而逐渐增大成圆形紫红色的硬结。皮肤肿胀紧张及疼痛,硬结边缘不清楚。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触痛。以后疼痛加剧,硬结的中央变软,表面皮肤变薄并有波动感。随之,中央顶端出现黄白色点,不久破溃,脓液排出后疼痛立即缓解减轻,周围红肿也随之消退,最终愈合形成瘢痕组织。多发性外阴疖病,引起的患处剧烈疼痛,影响工作和休息。

二、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诊断:疖肿浸润较深而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中央有脓栓,易于诊断。

一、发病原因

由于外阴部潮湿多汗,皮肤易受摩擦破损,细菌便由此侵入而发生疖肿。此外,维生素缺乏以及外阴阴道炎患者、糖尿病、肾炎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皆易发病;外阴瘙痒症患者、不注意清洁外阴者,也亦易发生感染。

二、发病机制

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溶血素、肠毒素和表皮剥脱性毒素,其对外抵抗力较强,干燥情况下能生存数月,加热80℃30min才能被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较强,常在局部形成脓肿。炎症也可扩展到皮下组织。

预防:

预防疖病的复发最主要是防止自家接种。鼻腔带菌是疖病复发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肛周及相邻区的带菌因此对这些部位应每天用抗菌肥皂清洗,勤换内衣裤、常洗手。用抗生素软膏涂布鼻翼2次/d;鼻腔内涂杆菌肽或莫匹罗星软膏,2次/d。全身口服抗生素,利福平0.5g合并氯唑西林钠0.5g,4次/d,共10天此外,可用多价葡萄球菌或自家疫苗作皮下或肌内注射。疖病患者常为血清锌低值,服硫酸锌口服液后使血清锌值恢复正常,有助于预防疖病。

应与外阴毛囊炎相鉴别。还应与痈和痱相鉴别:痈的表面有多个蜂窝状脓栓,局部红肿更为显著,疼痛剧烈,全身症状明显;痱又称假性疖病,系汗腺化脓感染,常与红痱同时存在,似疖肿,浸润比较局限,且局部疼痛和周围炎症均不如疖肿明显。

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海带绿豆粥

【原料】海带30克,绿豆30克,白糖适量,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海带洗净切碎,绿豆浸泡半天,粳米淘洗干净,共煮为粥。将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宜连续食用7天~10天。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泄热。适用于阴部瘙痒。

2、薏仁红枣粥:薏仁30g,红枣10枚,大米50g.

洗净,共煮粥食用。有清热健脾止痒之功。

3、首乌桑葚芝麻粥:何首乌30g.桑葚果10g,黑芝麻10g,大米50g。

洗净,共煮粥食用。有养血滋阴止痒之功。

4、蒸猪肝:猪肝60g,马鞭草30g.

将猪肝与马鞭草切成小块拌匀,装在有盖的碗中,放在蒸锅内蒸30分钟即可。1次顿服。有清热祛湿功效。

5、鲤鱼赤豆汤(《外台秘要》)

组成 鲤鱼1尾,赤小豆60g。

用法 鲤鱼去头、尾及骨头,取肉与赤小豆共煮至豆烂。分2次服用。

适应证 用于白带多,湿热有毒者。

6、茯苓粳米粥(《家庭食疗手册》)

组成 茯苓30g(研末),粳米30~60g。

用法 先将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至米熟,空腹服用。

适应证 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重者。

二、适宜食物

1、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豆浆、蛋类、肉类等。

2、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香蕉、草莓、猕猴桃、白菜、青菜、油菜、香菇、紫菜、海带等。

3、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三、不适宜食物

1、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食后会加重阴部的瘙痒和炎症。

2、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3、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4、戒烟戒酒。烟酒刺激性很强,会加重炎症。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