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乳酸性酸中毒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嗜睡 恶心 心脏毒性作用 昏迷
  乳酸由丙酮酸还原而成,是糖中间代谢产物,当缺O2或丙酮酸未及氧化时即还原为乳酸。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正常人空腹静脉血(休息状态下)中乳酸浓度为0.4~1.4mmol/L,丙酮酸浓度为0.07~0.14mmol/L,两者比值为10:1,一般15∶1,平时处于平衡状态;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有些认为5mmol/L),HCO-3≤10mmol/L,乳酸/丙酮酸10而可排除其它酸中毒原因时,可确诊为本病。
典型症状:肚子疼 嗜睡 恶心 心脏毒性作用 昏迷

一、症状:

视病因不同而异,缺氧引起者有紫绀,休克等及原发病表现,药物引起者常有服药物或醇类等病史与各种中毒表现,由系统性疾病引起者,除原发病症状外,以酸中毒为主,起病较急,有深大呼吸,神志模糊,嗜睡,木僵,昏迷等症群,有时伴恶心,呕吐,腹痛,但无紫绀,休克征象。

一、病因:

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1、A型 由于缺O2引起,见于多种休克(心源性,内毒素性,低血容量性),贫血,心衰,窒息,CO中毒等。

2、B型 又分三型:

B1型 由于系统性疾病引起者,见于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肝病(急性病毒性或药物中毒性肝炎伴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尿毒症,惊厥,胰腺炎及胃肠病等。

B2型 由于药物及毒素引起,尤其多见于双胍类,果糖,山梨醇,木糖醇,甲醇,乙醇,醋氧酚(扑热息痛),水杨酸盐及乙二醇等。

B3型 由于生来代谢异常引起者有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第1型糖原累积病),丙酮酸脱氢酶及羧化酶缺陷,果糖1,6二磷酸酶缺陷,氧化磷酸化缺陷。

一、预防:

预防本症非常重要。应注意下列诸点:

1.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等也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以及预防继发感染。

2.凡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双胍类 糖尿病人有肾盂肾炎、肾小球硬化症等肾病者可致双胍积聚;伴有隐性冠心病者如发生心衰、肾循环障碍时亦可影响其排泄,且伴有缺氧。因此采用双胍类等药物前必须查明心肝肾功能。二甲双胍发生本病的机会较苯乙双胍(降糖灵)明显减少。

3.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如心肌梗塞、一氧化碳中毒等。凡休克、缺O2、肝肾功能衰竭时如有酸中毒,必须警惕本病的可能性而进行努力防治。

4.糖尿病患者应戒酒,并并尽量不用山梨醇、木糖醇、甲醇、乙醇等醇类药物。

一、鉴别: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此类病人亦可有脱水,休克,昏迷等表现,老年人多见,但血糖常超过33.3mmol/L,血钠超过155mmol/L,血浆渗透压超过330mmol/L,血酮体为阴性或弱阳性。

乳酸性酸中毒 此类病人起病急,有感染,休克,缺氧史,有酸中毒,呼吸深快和脱水表现,虽可有血糖正常或升高,但其血乳酸显著升高(超过5mmol/L),阴离子间隙超过18mmol/L。

乙醇性酸中毒 有酗酒习惯,多在大量饮酒后发病,病人因剧吐致血β-羟丁酸升高,血酮可出现阳性,但在有酸中毒和阴离子隙增加的同时,其渗透压亦升高。

饥饿性酮症 因进食不足造成,病人脂肪分解,血酮呈阳性,但尿糖阴性,血糖多不高。

低血糖昏迷 病人曾有进食过少的情况,起病急,呈昏睡,昏迷,但尿糖,尿酮阴性,血糖低,多有过量注射胰岛素或过量服用降血糖药史。

急性胰腺炎 半数以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血,尿淀粉酶非特异性升高,有时其升高幅度较大,笔者曾诊治1例女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血,尿淀粉酶均高达3000U,但无腹痛,腹软无压痛,腹部CT扫描胰腺无水肿,渗出等炎症表现,未予禁食,3~4天后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因此不能仅仅根据淀粉酶升高就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但应注意有些患者确实可以同时存在急性胰腺炎,甚至因急性胰腺炎而起病,故对淀粉酶的变化需结合临床来考虑,对起病时有腹痛,淀粉酶升高的患者行腹部CT扫描,并密切随访,急性胰腺炎早期约50%的患者出现暂时性轻度血糖增高,但随着胰腺炎的康复,2~6周内多数患者高血糖降低,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则有胰腺组织的大片出血坏死,存在胰岛B细胞受损,其受损程度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有关,如胰岛B细胞受损严重,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饮食保健:

1.严格遵守饮食治疗中所规定的热量及各成分的热量比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1/5、2/5、3/5的比例分配。注意多饮水,多摄入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根据血钠钾的变化调节富含钠钾的食物的量。

2. 由于酸中毒出现的厌食、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保证每天需要的热量,可改变进食方式。可给予静脉补充高营养物质, 如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 病情许可后用胃肠营养,采用胃管内注入糖。

尿毒症昏迷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