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妊娠期尿路感染(孕妇尿路感染)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尿道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怀孕期妇女
  • 典型症状:妊娠中毒 高热
  妊娠期妇女尿路感染十分常见,发生率约为4%-6%。由于妊娠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输尿管。正常孕妇的尿液中又有少量的糖,故细菌易于繁殖而发生尿路感染症状。
典型症状:妊娠中毒 高热

妊娠期尿路感染症状诊断

妊娠期尿路感染,轻者可引起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重者为急性肾盂肾炎,除有明显的膀胱炎症状外,还可有腰痛、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1.下尿路感染时,孕妇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时还有血尿等症状。

2.下尿路感染如不积极治疗,细菌可侵入输尿管及肾盂,产生上尿路感染。

3.上尿路感染产生肾盂肾炎,有的甚至产生急性肾盂肾炎。

4.患急性肾盂肾炎时,孕妇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颤、高热、腰痛等,治疗此症时会大量用药,若继续妊娠胎宝贝可能发生畸形,或导致先天性疾病等。

5.急性肾盂肾炎可诱发妊娠中毒症,造成胎宝贝早产、体重下降、甚至死亡等。

6.即使分娩成功,仍会继续影响母婴,甚至导致母亲的肾功能衰减。

妊娠期尿路感染疾病病因

1、怀孕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易导致阴道外口的细菌污染。

2、妊娠妇女的尿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有利于细菌滋长。

3、妊娠期间子宫压迫输尿管,使上尿路扩张,影响尿液通畅排泄。因为妊娠子宫略向右侧旋转,右侧输尿管容易受压迫,故一般右侧输尿管尿液瘀滞更为明显。妊娠中期,盆腔瘀血,增大的子宫及胎儿将膀胱上推变位,也可导致右侧输尿管排尿不畅和尿潴留等。

4、妊娠期间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多,一方面使尿道周围菌种发生改变,并使局部组织器官的免疫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的雌激素促使肾盏、肾盂、输尿管扩张且蠕动减弱,膀胱肌层增厚,以致尿液潴留。

发病机制

由于妊娠期:

①输尿管、肾盂及肾盏扩张;

②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增高,反流可使膀胱内细菌随尿得以上行;

③妊娠期尿液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有助于细菌的生长;

④妊娠晚期胎头压迫膀胱及输尿管下端,导致排尿不畅,所以妊娠妇女有泌尿系感染的易感性。

妊娠期尿路感染预防

有效地预防妊娠期UTI(包括肾盂肾炎)的措施有:妊娠期性交后预防性服呋喃妥因、头孢氨苄、氨苄西林;或者不论性交与否,睡前服以上药物。

妊娠期需要预防用药的患者包括:妊娠期肾盂肾炎、妊娠期菌尿经治疗后复发、妊娠前有复发性UTI史。

孕妇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即使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也应配合医生每半月最多一月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尿液改变。

妊娠期尿路感染鉴别诊断

急性肾盂肾炎一般有典型症状和尿液异常发现,诊断不难。如仅有高热而尿路症状不明显者,应与各种发热性疾病相鉴别。腹痛、腰痛明显者要与胆囊炎、阑尾炎、盆腔炎、肾周脓肿等鉴别,一般经多次尿液检查后即能确诊。慢性肾盂肾炎的泌尿道症状不明显,尿常规无明显改变或尿液异常间歇出现,易被误诊。在女性,凡有不明发热、腰酸、乏力、轻度泌尿道症状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须反复检查尿常规及培养以寻找证据。

妊娠期尿路感染饮食保健

多喝水能增强利尿作用和肾脏的免疫功能,通过冲洗尿道,有利于细菌和毒素的排出。怀孕期间,每天喝水量应在1500至2000毫升;

多吃新鲜水果和果汁饮料;

少吃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戒烟禁酒。忌食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及油腻之品。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