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隐睾症(小儿睾丸下降不全,小儿隐睾病)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睾丸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胀痛 无睾丸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 胃肠道症状
  隐睾(cryptorchidism),也称睾丸未降或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程序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隐睾的发病率在生长发育中逐渐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约30%,新生儿为4%,1岁时为0.66%,成年人为0.3%,表明睾丸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但一般至6个月之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
典型症状:肚子疼 胀痛 无睾丸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 胃肠道症状

一、症状:

隐睾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以单侧较为多见。单侧隐睾者,右侧的发生率略高于左侧。但即使是双侧隐睾,仍有适量的雄激素产生,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也很少影响成年后的性行为。没有并发症的隐睾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若并发腹股沟斜疝时,活动后患侧出现包块,伴胀痛不适,严重时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发热。若隐睾发生扭转,如隐睾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性肿块,患侧阴囊内无正常睾丸,胃肠道症状较轻。如隐睾位于腹内,扭转后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靠近内环处,右侧腹内型隐睾扭转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颇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腹内隐睾扭转压痛点偏低,靠近内环处。此外,患侧阴囊内无睾丸时应高度怀疑腹内睾丸扭转。按睾丸所处位置,临床上将隐睾分为:

①高位隐睾,指睾丸位于腹腔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占隐睾的14%~15%;

②低位隐睾,指睾丸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图1)。


也有将隐睾分为4类:

①腹腔内睾丸,睾丸位于内环上方;

②腹股沟管内睾丸,睾丸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

③异位睾丸,睾丸偏离;

④回缩睾丸,睾丸可推挤或拉入阴囊内,松开后又缩上至腹股沟处。

二、诊断:

诊断并不困难,体检可见患侧阴囊扁平,双侧者阴囊发育较差。触诊时,患儿阴囊空虚,无睾丸。大约80%的隐睾可在腹股沟管区扪及,压之有胀痛感,活动度大,不能被推人阴囊。

一、发病原因

睾丸下降的机制尚未阐明,对隐睾的病因也不太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分泌失调 临床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失衡导致隐睾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睾丸下降过程与睾酮水平密切相关,睾酮-双氢睾酮与精索和阴囊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促使睾丸下降,但如何解释单侧隐睾?

2.副中肾管抑制物质(MIS)不足 胚胎初期,胎儿同时具有副中肾管和中肾管。随着男性胎儿原始性腺发育为睾丸,睾丸内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支持细胞分泌副中肾管抑制物(MIS),抑制副中肾管发育。如果MIS不足,副中肾管可残留或完全没有退化,对睾丸的下降造成障碍。

3.解剖障碍 隐睾者鞘状突多终止于耻骨结节或阴囊上方,而异常的引带残余、筋膜覆盖阴囊入口,这些都可阻止睾丸下降。

二、发病机制

隐睾睾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体积明显小于健侧,质地松软,有时还有附睾和输精管发育畸形,发生率为36%~79%。隐睾的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生殖细胞发育的障碍,其次是间质细胞数量亦有减少。隐睾的曲细精管平均直径较正常者小,曲细精管周围胶原组织增生。隐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随年龄增大而愈加明显,很多研究认为,2岁以后睾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将难以恢复,故手术应在2岁以前完成。成人的隐睾,其曲细精管退行性变,几乎看不到正常精子。病理学改变的程度也和隐睾位置有关,位置越高,病理损害越严重;越接近阴囊部位,病理损害就越轻微。

腹腔内睾丸恶变的危险较其他部位者大6倍,睾丸固定时的患儿年龄越大,发生恶变的危险也越大,故应早期作睾丸固定,也便于检查。

应与睾丸缺如、异位睾丸、回缩性睾丸等相鉴别。小儿因提睾肌反射比较活跃,受到某些刺激,如寒冷或惊吓后,提睾肌收缩,可将本来位于阴囊内的睾丸提至阴囊近端,甚至进入腹股沟管内,临床表现颇似隐睾。但这些睾丸易被推回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不是隐睾。另有些睾丸在触诊时难以触及,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隐睾都位于腹内。触不到的隐睾在手术中,约80%可在腹股沟管内或内环附近被发现,而其余的20%经手术探查,仍未能发现。如为一侧找不到睾丸,称为单睾或单侧睾丸缺如,发生率占隐睾手术探查的3%~5%,约5000个男性中有1例单侧睾丸缺如;如双侧隐睾经探查,均未能发现睾丸,称为无睾畸形,约2万个男性中仅有1例。对于不能触及的隐睾,至今尚无满意的方法可于术前来判断睾丸的存在与否及隐睾所处的位置。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由于肠道气体的影响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双侧触不到睾丸者,视外生殖器情况要做染色体检查,并可通过HCG激发试验来初步判断睾丸的存在与否,但手术探查是惟一可靠的办法。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睾丸损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