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肌肉,会阴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排便困难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排便时间过长 肠绒毛萎缩 排便障碍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组织学改变以耻骨直肠肌肌纤维肥大为特征。
典型症状:排便困难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排便时间过长 肠绒毛萎缩 排便障碍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症状诊断

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

①缓慢、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

②排便需灌肠协助或服泻剂,泻剂用量逐渐加大;

③排便时过度用力,常大声呻吟,大汗淋漓;

④排便时间过长,每次常需0.5~1h;

⑤便次频繁、有排便不畅感;

⑥排便前后常有肛门及骶后疼痛,或直肠下段有重压感。

病人有慢性便秘史,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频繁、排便时间延长;直肠指诊,耻骨直肠肌明显肥大、触痛;肛管测压排便反射曲线异常,括约肌长度增加,排粪造影显示“搁架征”等,可明确诊断。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肛管周围慢性炎症(如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滥用泻药及盆底肌痉挛等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相鉴别,后者是以盆底肌群痉挛性收缩为主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正常人在静息时,耻骨直肠肌呈收缩状态,而在排便时该肌松弛,以利粪便排出。若摒便时,耻骨直肠肌不松弛反而收缩加强,将影响排便。此时在排便动态造影中可见肛管直肠角在摒便时不增大,仍然保持原来的90?左右或更小。Kujipers认为,摒便期间这种持续的收缩代表盆底肌的肌肉功能障碍,而不是排便动态造影期间出现的一种随意收缩,他把这种持续性收缩取名为盆底肌痉挛综合征。这种功能性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与其他功能紊乱的原因相似,心理因素可能也起作用。该综合征也常与会阴下降、直肠的套叠、直肠前突合并存在。治疗以恢复正常肌肉的功能为主。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鉴别是,前者表现为盆底痉挛而无肌纤维肥大,肛直角虽小,但排便动态造影时各状态X线片上有变化,且无“搁架征”。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诊断有困难时,直肠指诊可协助鉴别。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可能是一种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饮食保健

宜服用含油脂多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如香蕉、草莓、苹果等。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蜂胶等。以此增强个人抗病的体质。平时还要合理搭配膳食,平时饮食还要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