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肠子宫内膜异位(肠大肠子宫内膜异位)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子宫,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育龄期女性多见
  • 典型症状:肚子疼 子宫内膜梗阻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胃肠道症状 下腹痛
  肠子宫内膜异位是指有活动功能的子宫内膜侵及肠管,并在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影响下,产生的一种非癌性病化的临床症状,由于病变通常侵犯结肠和直肠,又称大肠子宫内膜异位(colorectal endometriosis)。可能为多因素引起,如经血逆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良性转移学说、基因学说、细胞免疫学说等。
典型症状:肚子疼 子宫内膜梗阻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胃肠道症状 下腹痛

  一、症状

本病通常仅见于卵巢功能处于活跃年龄的妇女,故多在20~45岁间发病,2/3为未产妇,绝经后妇女的症状往往为先前造成的瘢痕或应用外源性雌激素所致。除胃肠道表现外,患者往往同时伴有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痛及不育症等妇科症状。虽然有30%~95%的患者缺乏特异性胃肠道症状,她们往往在接受腹腔镜或剖腹术时被偶然发现局限于浆膜面的小异位组织灶,但如果出现便秘或腹泻、腹痛、排便时肛部疼痛,或下背部疼痛以及便血等均提示有远端结肠受累可能。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占肠道受累的75%~90%。约63%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缺乏症状,而有症状者中约半数其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为子宫内膜梗阻。盲肠受累者很少有症状,偶有右下腹痛,及因盲肠、结肠不完全套叠所致的缺血性溃疡引起的果酱样大便等。

二、诊断

由于本病患者多表现为常见的妇科或肠道症状,且缺乏特异性和症状多样,不足1/3患者有周期性便血或疼痛;浸润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引起炎症和纤维增生,肿块质硬且不光滑,指诊或触诊难以分辨,和恶性肿瘤很难鉴别;肠镜往往仅发现肠道狭窄或受压,活检阳性率亦不高;钡灌肠、超声和CT等检查只能进行形态学分析,难以判断病变性质;本病发生率较低(可能为诊断水平低所致),临床医师缺乏经验等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常常较为困难。诊断性腹腔镜的使用有望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女性患者反复出现腹痛及肠道症状,尤其在伴有妇科症状时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很难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明确诊断。应该进行包括直肠-子宫双合诊在内的全面妇科检查,如果发现子宫骶骨韧带或后穹隆处有触痛、增厚或硬结等则高度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由于病变特征及触痛等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因此,应在行经期前、中、后反复作妇科检查。

一、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由Roki-tansky于1860年最早报告,Meyer于1908年提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的概念,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多因素引起,如经血逆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良性转移学说、基因学说、细胞免疫学说等。目前最受支持的为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认为此病与子宫位置和月经血有关,人工流产次数与发病率高有关,晚婚晚育、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引起此疾病尚未得到公认。

二、发病机制

病变多在紧靠盆腔的肠段,左侧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在直肠-子宫陷窝内可有紫红色结节和粘连;右侧常累及阑尾及回肠末段。病变一般位于浆膜层,有时累及肌层,很少破坏黏膜,但透壁性浸润可导致黏膜溃疡及穿孔。由于浸润肠壁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反复周期性增殖、成熟及功能上皮的脱落等,症状往往在月经来潮前最为严重。疼痛可能是由肿胀的子宫内膜组织对局部神经末梢的直接侵犯、内膜出血对浆膜面的化学刺激以及病变周围的炎症反应促使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等因素引起。异位子宫内膜的反复坏死和出血并进入腹腔,最终产生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肠段与邻近生殖器官的广泛粘连,偶尔只有一两个病灶形成一浆膜层肿块,称“子宫内膜瘤”,但一般不累及黏膜。周期性的炎症反应可引起肠道粘连、狭窄或梗阻。另外,肠壁平滑肌的增生也可引起酷似癌肿的狭窄段。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恶变,但已有报道结肠和小肠的病灶发展为腺癌者。妇女绝经后,这些异位内膜也就失去活力,但往往这时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瘢痕组织,影响肠道功能。

肠子宫内膜异位预防

    1.给孕酮类药物

 对有明显异位症家族史的女孩,在月经规则开始排卵后,可周期性给予孕酮类药物,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2.治疗经血潴留疾病

 尽早治疗某些可能引起经血潴留或引流不畅的疾病,如处女膜无孔、阴道闭锁或瘢痕狭窄、宫颈闭锁、子宫极度后屈等。

3.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

 妊娠可延缓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对已属婚龄或婚后痛经妇女应及时婚育。已有子女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片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因而经血及内膜碎屑逆流入腹腔发生异位症的机会亦相应减少。

4.防止医源性宫内膜种植

(1)月经前、经期或诊断性刮宫以后,应避免行输卵管通气、通水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以防将子宫内膜送入盆腔。

(2)宫颈电熨、冷冻治疗等小手术,宜在月经净后尽早施行,以免在下次月经期因宫颈创面尚未愈合,而导致脱落的子宫内膜种植其中。术时还应避免电熨头或冷冻头进入颈管过深,以防术后颈管狭窄。

(3)人工流产电吸引术时,应避免突然降低宫腔的负压,宫腔压力的急剧变化,可将子宫内膜碎片推入输卵管及盆腔。

(4)凡进入宫腔的腹部手术,均应注意保护腹壁切口,避免将宫内膜带至切口内种植。

肠子宫内膜异位鉴别

本病易与直肠乙状结肠癌肿混淆,后者的特点是病变肠段呈局限性环行狭窄,与正常肠段分界清晰和黏膜破坏,以及症状的进行性加重。腹腔转移性肿瘤的盆腔种植也可产生与本病相似的改变,但它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和(或)有原发病灶的存在。慢性结肠炎、盆腔区放疗后的直肠乙状结肠放射性纤维收缩有时也可误诊为本病。

肠子宫内膜异位饮食

肠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方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大米桂心粥:大米60克加水600毫升煮粥,半熟时入桂心末5克煮至粥熟食。月经前2日开始,1剂/日,连服1周。 主治寒湿凝滞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得温痛减,面色青白或紫暗。

丹参饮:丹参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汁,入红糖30克代茶饮。于经前3日开始,连服10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乌鸡汤:黄芪100克切段入雄乌骨鸡(1~1.5千克)之鸡腹,加水没过鸡面,煮沸后文火炖烂熟,调味食。经前3日开始服,5日服完,隔夜加热。 主治气血虚弱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双耳饮:银耳、黑木耳各15克泡发后,加水煮软烂,入红糖调服。1次/日,连服1个月。 主治瘀血阻滞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木耳汤:黑木耳15克、红糖适量共加水500毫升煮烂食。分2次服,1剂/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阳起石牛肾粥:阳起石30克用纱布包裹,加水1.5升煎1小时,取澄清煎液,入牛肾1个、大米50克、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入油盐及调料食。1次/日。 主治阳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鸡蛋川芎酒饮:鸡蛋2个,川芎9克加水600毫升同煎,蛋熟后去壳略煮,酌加黄酒,食蛋饮汤。月经前3日开始服,1剂/日,连服5日/疗程。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荔枝核饮:荔枝核、首香各30克炒黑,研细末。服3克/次,温酒送下。经前3日开始服,2次/日,服至经净。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45克,延胡索15克,鸡蛋2个,加水800毫升同煮,蛋熟后去壳略煮,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2日开始服,1次/日,连服5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黑豆红花饮:黑豆、红糖各30克及红花6克同入锅,加水2升,煮沸10分钟后取汁。10~20毫升欣,代茶饮。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粳米薤白粥:粳米60克、薤白10克加水1升煮粥。每晨服1次,经前开始,连服1周。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鲫鱼汤:血竭、乳香各10克装入鲫鱼1尾(约250克)之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1次/日,连服3~5日。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桃仁粥:桃仁15克揭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粳米50克同入沙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成稀粥,调红糖适量食。隔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吃那些对身体好?

(1)多食用补虚益气食品。可以助气行血,能有缓解疼痛之效。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虚少者尤为适宜。

(2)干果不忌,可随时食用。养生行血,核桃温阳,大枣、桂圆益气养血,更为适用。

(3)家禽家畜、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

(4)谷类、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均可食用,无需避免。

(5)葱白除风散寒,疏通肝经,食之有益。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6)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中,酒类温阳通脉,行气散寒可适当饮用,发挥散瘀缓痛之功。芥茉、茴香、花椒、胡椒之类,性亦温通。玫瑰花理气解忧,和血散瘀,用以调味均好。红糖煮生姜,以红糖之甘,益气缓中,散寒活血,加生姜之温,助其通瘀之力,每日饮用,颇有裨益。

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酸涩收敛之品,易导致瘀气滞血,应予避免。辛温发散,利于行通,可食:但不宜过多,因辛辣刺激过甚,疼痛亦会加重。

2、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在蔬菜之中,油菜、荠菜、苋菜、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笋、莲藕均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尤不可生食。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