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穿通性毛囊炎(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穿孔性鼻腔毛囊炎,穿破性鼻腔毛囊炎)
-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 发病部位:皮肤,鼻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疼痛 鼻塞 脓疱 鼻干
一、症状
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中医认为系肺胃之热气,上冲于鼻所致,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多为化脓性球菌所致。
二、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化脓性球菌从鼻腔内皮侵入,繁殖生长,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预防:保持鼻腔内清洁,勿用手指挖鼻,避免鼻腔感染。
鉴别诊断:
鼻部上皮瘤:无鼻毛部深部毛囊炎的原发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