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

  • 挂号科室:儿科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胸痛 发烧 双肺水泡音 干性咳嗽 小儿干咳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典型症状:胸痛 发烧 双肺水泡音 干性咳嗽 小儿干咳

一、症状

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在胸部可闻干,湿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偶尔可限于一侧,婴幼儿不会咳痰,多经咽部咽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尔达40℃,多2~3天退热,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一般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性细菌感染。

二、诊断

根据呼吸道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一般可诊断。

1.急性起病:发热可高可低,有轻度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有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

2.咳嗽:干咳或有痰。

3.体征:咽部多有充血,肺部呼吸音粗或肺部听到干,湿性音,性质及部位易变。

4.血象:继发细菌感染时血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

5.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见肺纹理增多。

一、发病原因

主要为感染。病原是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合并感染。病毒感染中,以流感、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凡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有时为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环境污染、空气污浊或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亦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或特异素质,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以及慢性鼻炎、咽炎等皆可为本病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

小儿时期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管腔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柔弱、纤细且富有血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等等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功能差等,使小儿时期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气管、支气管炎时,黏膜充血是早期改变,接着出现脱屑,水肿,黏膜下层白细胞浸润,黏稠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产生,支气管纤毛、巨噬细胞和淋巴管的防御功能障碍,细菌得以侵犯正常时无菌的支气管,继而细胞碎片以及黏液脓性分泌物积聚。咳嗽对于排除支气管分泌物是必需的,支气管壁水肿,分泌物潴留以及某些病人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致气道阻塞。

该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同。

1.积极锻炼 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 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3.避免交叉感染 接触病人后洗手。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还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病房应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消毒病人的床铺衣物,以免病原播散。在家庭中,成人患者应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

4.药物预防 卡慢舒,婴幼儿5ml,儿童10ml口服,3次/d,3~6个月为一疗程。左旋咪唑2.5mg/(kg・d),一周服2天,3个月为一疗程。中药黄芪每天6~9g,连服2~3个月。以上药物有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作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后可减少复发次数。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曾用中药加味玉屏风散(配方:生黄芪9g,白术6g,防风3g,生牡蛎9g,陈皮6g,山药9g,研成细末)2次/d,每次3g,口服。通过3年观察,认为此药似能提高体弱儿免疫力,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5.注射疫苗 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入和(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黏膜表面分泌型IgA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难用疫苗预防。

支气管炎主要依据咳嗽,痰鸣,肺部有不固定的干,湿音等作出诊断。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反复发作史和明显的呼气性喘鸣,肺部广泛的哮鸣音及呼气延长等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支气管肺炎 重症支气管炎与肺炎早期难以鉴别,但一般支气管肺炎有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在2个月以下小儿≥60次/min、2~12个月小儿≥50次/min、1~5岁≥40次/min。有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固定的细小湿音或捻发音,尤以肺底、脊柱旁、腋下为明显,咳嗽后音无明显减少应考虑肺炎。可作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

2.支气管哮喘 本病多见于年长儿,有反复发生的哮喘病史,哮喘发作可与感染无关,也可由感染诱发。一般不发热,常在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应用支气管扩张药能迅速缓解。

3.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常突然起病,病初时呼吸道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及发绀,一般体温不高,双肺闻及明显哮鸣音,肺底部可有细湿音。

4.支气管异物 另外,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症要与支气管异物、先天性上呼吸道畸形、右肺中叶综合征等疾病鉴别。支气管异物、肿物压迫等疾病患儿常反复咳嗽,经久治不愈,气道异物有呛咳及异物吸入史,摄片见不透光异物影或肺不张。

5.肺结核 应根据预防接种史、接触史,结合摄片的特异表现加以鉴别。

中耳炎,肺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