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肠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水样便 食欲不振
感染性腹泻症状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 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1.分泌性腹泻
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
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
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2.炎症性腹泻
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
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
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感染性腹泻病因
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感染性腹泻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改变习惯
改变有些农村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免疫接种
本组传染病病原体种类多,尚没有理想的免疫制品。
4.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
5.抓好饮食卫生
加强宣传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