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色汗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焦虑 暴怒 出汗异常 脾胃湿热 色汗
  色汗症(chromhidrosis)是很少见的疾病,为大汗腺分泌的着色汗液,常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小汗腺极少排出色汗,偶然食入某种药物或染料也可引起色汗。中医文献中亦有黄汗、汗血记载。如《诸病源候论》黄汗候记载:“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发热,汗出而渴,壮如风水,汗染衣,正黄如蘖汁”。
典型症状:焦虑 暴怒 出汗异常 脾胃湿热 色汗

一、症状

1.多见面部(不是正常大汗腺分布区域,而是异位大汗腺存在的地方),其次为腋窝、脐部及外阴部。

2.汗液的颜色不等,以黄色最多见,腋窝黄色汗常合并腋臭。大汗腺分泌的颜色还有蓝色或绿色,如注射亚甲蓝可呈青色汗液,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法齐明(氯苯吩嗪)可使汗液呈红色。其次还可见褐色、黑色、紫色、棕色,亦有伴发血色者称为血汗(hematohidrois)。蓝汗、绿汗可见于从事制铜业的工人。

3.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出现,情绪激动如恐惧、愤怒、焦虑常促发或加重。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中医认为多有脾胃湿热,汗出兼感邪毒,致腠理毛孔汗渍变色所致。

1.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学检查,可见汗腺组织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证明本病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分泌物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由于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对于一些食用含有高色素的食物或者药物造成的色汗症,一般多饮水就可以恢复,也可避免食用这类含有高浓度色素的食物,可减少发作。

本病应该和药物性的色汗症相鉴别,后者通常是使用了某些具有色素性的药物,药物无法完全经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排泄,或者用药太多经汗腺排泄造成分泌的汗液色泽异常的疾病。特别是一些含有色素性的药物或者食物,比如G菜以及食用了大量添加苏丹红的食物。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 量少饮或不饮酒.

(5)节制房事.

(6)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多汗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