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过强
- 挂号科室:产科
- 发病部位:子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产妇
- 典型症状:肚子疼 烦躁不安 紧张 假性宫缩 持续性下腹疼痛
一、症状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如无头盆不称,宫口常迅速开大,先露部迅速下降,胎儿娩出全过程可在3小时内完成者,称“急产”,多见于经产妇。由于宫缩过频,致使胎盘血循环受影响,易发生胎儿窘迫、死产或新生儿窒息等。此外,胎头通过产道过速,也可引起颅内损伤。因分娩过快,常致措手不及,易发生严重产道损伤、胎盘或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感染。如注意不够,胎儿有可能产出时坠地受伤及发生脐带断裂出血等。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 如因头盆不称或因其它原因使分娩受阻,子宫可出现强直性收缩,上段有过度的收缩与缩复,变肥厚,下段极薄且有压痛。因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悬殊,在交界处可出现一环形浅沟,称“病理性缩复环”,为子宫破裂先兆,同时常伴有血尿,如不及时处理,必将发生子宫破裂。胎儿存活者可剖宫,如已死亡可酌情毁胎。产妇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constriction ring) 指的是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以胎颈、胎腰处常见。
造成原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不适当地应用宫缩剂或粗暴地进行产科处理等。
临床表现为: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胎心时快时慢。
阴道检查可触及狭窄环,特点是此环不随宫缩上升,与病理缩复环不同。
二、诊断标准
1.宫缩每次持续一分钟以上,间歇3分钟以内,时间短或无间歇,自诉腹部剧痛。
2.常发生于梗阻性难产或不适当地应用宫缩剂
3.检查宫体部强烈收缩成板样硬,胎儿宫内窘迫,如出现病理性缩复环,且上升,既为先找子宫破裂。
4.此类宫缩常导致急产,或在步行中,排便时发生坠落分娩,由此引起新生儿颅脑外伤、脐带断裂出血、子宫内翻、产道复杂裂伤等。
5.少数因胎儿小、盆底组织松、经产妇产道易扩张而致急产,此类产力不一定过强,应予鉴别。
一、病因
1.协调性正常。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产道无阻力,宫颈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
2.外界因素。临产后由于分娩发生梗阻,或不适当地应用催产素,或胎盘早剥血液浸润子宫肌层等这些都可以导致子宫肌层出现强直性痉挛性收缩。或出现病理缩复环、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3.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致使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
4.不适当地应用宫缩剂或粗暴地进行产科处理所致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不随宫缩上升,与病理缩复环不同。
一、预防
1.加强妊娠期保健
2.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及时发现和纠正胎位不正。
3.加强产时监护,提供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4.关心产妇休息、饮食、大小便,避免过多使用镇静药物,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因素。
5.预防宫缩过强所致的危害 有急产的孕妇提前2周住院待产,住院期间叮嘱勿离开病房,并向孕妇说明急产的危害取得合作。
6.提早作好接生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
7.预防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
一、鉴别
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所形成的急产是产道无阻力,宫颈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不足3小时。而少数因胎儿小、盆底组织松、经产妇产道易扩张而致急产,此类产力不一定过强,两者之间应予鉴别。
多吃含锌食物。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中许多种酶必须有锌参与才能发 挥作用,锌对调节免疫功能十分重要。此外,它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抗感染。有研究证实, 每天摄入 50~100 毫克的锌,就可以预防流感。海产品、瘦肉、粗粮和豆类食品都富含锌。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或维生素c片剂。维生素c含量 较高的食品有绿叶蔬菜、番茄、菜花、青椒、柑橘、草莓、猕猴桃、西瓜、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