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膀胱外翻

  •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 发病部位:膀胱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新生儿,男性
  • 典型症状:排尿不畅 尿液臭味 耻骨联合分离 摇摆步态 鳞状上皮
  膀胱外翻畸形,系生后即发现在下腹壁正中有程度不同的腹壁缺损,致使膀胱自内翻出。严重者膀胱全部外翻,两侧输尿管口外露,耻骨联合缺损,并有严重的尿道上裂形成。
典型症状:排尿不畅 尿液臭味 耻骨联合分离 摇摆步态 鳞状上皮

一、症状

膀胱外翻较少见,多数患儿在幼年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而死亡。患儿下腹壁部分缺损,外翻膀胱黏膜裸露,色鲜红,异常敏感,易擦伤出血,可见双侧稍凸起的输尿管口阵发性排尿,衣裤湿渍,伴尿臭,下腹壁、会阴、大腿内侧皮肤可出现皮炎或湿疹。外翻膀胱大小差别很大。外翻膀胱黏膜早期光滑,可因长期暴露、机械摩擦形成绒毛、息肉或出现鳞状上皮化生,膀胱壁因逼尿肌纤维化而变厚、变硬。

二、诊断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即可确诊:

1.患儿衣裤湿渍,伴尿臭,常呈摇摆步态。

2.下腹壁部分缺损,膀胱黏膜外翻,鲜红色,敏感、易出血,双输尿管口外露,阵发排尿,耻骨联合分离。

3.男婴伴尿道上裂,阴茎短小;女婴阴蒂、阴唇前连合分离。

4.伴有上尿路或全身其他脏器畸形。

5.排除假性膀胱外翻,膀胱上裂或重复外翻。

一、发病原因

关于膀胱外翻的病因,目前多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出现了误差,而非发育之某一阶段的停顿,因为人胚胎的发育通常不经过相应的膀胱外翻阶段。

二、发病机制

膀胱外翻畸形的胚胎学基础是泄殖腔膜的异常发育,阻碍中胚层组织向中间部移位,使下腹壁发育障碍。泄殖腔膜的破裂缺损,形成各种形式的膀胱外翻和尿道下裂。

膀胱外翻多为复合性畸形,常见的伴发畸形是尿道上裂和泄殖腔外翻。由于膀胱与尿道在胚胎发育中是同源同系的,所以最常见的复合畸形是膀胱外翻-尿道上裂。

此外,有的病人只有腹壁骨骼肌的发育缺损,而尿道发育是完整的,这种情况称为假性膀胱外翻(pseudo exstrophy);主要特点有脐带过长,脐部过低,直肠肌肉分散附着于耻骨上。

预防常识:

本病的所有手术修复与整形,目的是恢复解剖形态和保护肾功能,控制排尿。但手术步骤繁多,并且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分步进行。故除了尽早手术之外,也不能忽视手术的复杂性和失败的可能性,家长应有思想准备,密切与医生护理配合,加强观察和护理。即使手术成功,也必须随访复查,注意有无上尿路扩张,返流或合并感染。另外本病还有10%的患孩因尿失禁无法控制或手术失败而需做尿流改道手术。

假性膀胱外翻:此为完全性尿道上裂加膀胱膨出。其脐孔位置低,腹直肌从脐上分裂,附着于分离的耻骨,膀胱从分裂的腹直肌突出似腹疝,但尿路正常。

(1)宜多吃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4)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

髋关节脱位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