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气胸(开放性气胸)
-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 发病部位: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多根肋骨骨折 胸部有过度回响 呼吸困难 脉搏细速 紫绀
一、症状
开放性气胸病人常在伤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惶恐不安,脉搏细弱频数,紫绀和休克,检查时可见胸壁有明显创口通入胸腔,并可听到空气随呼吸进出的“嘶-嘶”声音,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有时可听到纵隔摆动声。
纵隔摆动又可刺激纵隔及肺门神经丛,引起或加重休克(称之为胸膜肺休克)。另外,外界冷空气不断进出胸膜腔,不但刺激胸膜上的神经未稍,还可使大量体温及体液散失,并可带入细菌或异物,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伴有胸内脏器伤或大出血,使伤情更为加重。胸壁开放性创口(吸吮伤口)愈大,所引起的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愈严重。当创口大于气管直径时,如不及时封住,常迅速导致死亡。有的胸腔穿透伤,空气虽可在受伤时由外界进入胸膜腔,但随即创口迅速闭合,胸膜腔与外界隔绝,所形成的气胸不能称之为开放性气胸。
对于本病的预防,积极观察,防止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创伤后血气胸可进一步发展,且多合并有内脏和其他脏器损伤, 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时死亡率高。因此需严密地观察患者,防止合并伤的发生。
2、血胸的观察与护理
血胸在胸外伤中的发生率可高达75 % ,要及时判断胸内出血是否继续及出血速度,可依照以下2 点来判断: ①输血补液后,病人血压、呼吸情况改善不明显; ②胸腔闭式引流放出积血后,如平均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 且为鲜血。
3、心理护理
由于创伤多为突发,病人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现实,易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体贴患者, 主动与病人交流,简单介绍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尽快进行静脉输液、吸氧。对于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者,术前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使患者能充分理解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手术时护士应守护在病人身边,关心体贴病人,使他们的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抢救。
临床上创伤性气胸并不诊断,根据其外伤史和临床表现一般都可以做出诊断,但还需与创伤性膈疝进行鉴别:
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主要为胸腹部暴力所致,常为多发伤,是指膈肌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过膈肌裂口进入胸腔即创伤性横膈疝。因胃、空肠、回肠、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脾等是腹内位器官活动性大,所以膈肌破时,这些脏器易疝入胸腔。因此时患者病情危重,膈疝症状易于被掩盖,故救治过程中常不易及时诊断或漏诊。创伤性膈疝一旦误诊、漏诊,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亦较高,因此,高度怀疑膈疝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查,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胸部损伤严重,病情危重的病例中; 强大的胸腹腔压力差也可致膈肌破裂,但因为膈肌裂口较小,伤后时间短,膈疝尚未形成,此时对患者进行CT检查也未能确诊膈疝。因此时患者均需上呼吸机,而呼吸机正压控制呼吸可干预膈疝的形成,脱机后由于胸内负压的持续作用,腹腔内容物不断涌入胸腔,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此时行腹部平片、钡餐、胸部CT等检查都可以确诊膈疝。故在胸部损伤严重,同时发生气血胸的病例中,应充分考虑到膈疝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检查,鉴别。
1.创伤性气胸食疗方:
方药1:补肺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固表,桑白皮、枳壳宣肺利气,紫菀、甘草止咳化痰。
若胸痛甚加薤白通阳止痛。舌苔白腻痰多可加获茯苓、半夏、厚朴燥湿化痰。
方药2: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麦冬助百合润肺,元参助生,熟地滋养肾阴,以抑肺经之虚火。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平肝火,贝母润肺止咳。气促者加五味子敛肺气,有潮热者可加地骨皮,银柴胡,知母,鳖甲清虚热,盗汗者加浮小麦,乌梅收敛止汗。
方药3: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