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发于青春期女孩,绝大部分病人发病年龄皆在35岁以下
  • 典型症状:感觉性共济失调 羞明 视觉识别障碍性眩晕 幻觉 构音障碍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M)是偏头痛的一种特殊发作类型。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是在偏头痛发作期间,出现脑干神经功能紊乱,常伴有全盲及意识变化等。
典型症状:感觉性共济失调 羞明 视觉识别障碍性眩晕 幻觉 构音障碍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症状

发作开始出现鲜明的、不成形的视幻觉或羞明,累及整个视野,甚至出现全盲,同时发生或接着发生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耳鸣及远端或四肢的感觉异常。其中有的病人出现渐进性意识障碍,有些在意识丧失之前呈现难以理解的梦样状态、精神错乱状态,意识丧失的程度并不太深,强烈刺激可以唤醒。这些发作的神经症状在2~45天之内,多数为10~30分钟。随后出现枕部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头痛可持续几小时或直到病人进入睡眠为止。较多数病人只有少数的戏剧性发作,在这种典型发作之前或间歇期病人呈现普通型偏头痛的表现。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发作停止,往往被普通型偏头痛所代替。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病因

多见于少年和青年女性,发作和月经有关,多有家族史,可因精神、情绪激动、视觉疲劳、劳累及睡眠不足而诱发。临床并不少见。

一般认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系侵犯了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神经症状是由于血管痉挛引起脑干、小脑、枕叶缺血而出现的功能异常。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预防

由于许多因素可诱发偏头痛,在生活起居中注意调护,避免这些因素对身体的侵袭,慎起居,调理饮食,情志等在一定程度可以预防偏头痛发作。

1.清除诱因

偏头痛的预防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或减少发作的诱发因素,随着气候变化、异味及某些食物和药物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发作,并且要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发作期宜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内静卧休息,一般患儿若能入睡,醒后头痛可自行缓解。

(1)少碰3C食物,香肠、热狗和代糖食品,少喝红酒,咖啡。

(2)谨慎使用止痛药、感冒糖浆。

(3)补充维他命B2,镁。

(4)营造安静的环境。

(5)学会减压,规律运动,勤做肩颈运动,睡眠规律,拒绝晨昏颠倒。

(6)吃鱼防头疼。

(7)善用热敷和冰袋。

(8)月经期多喝水。

(9)小心香水和众多清洁剂。

(10)小心使用避孕药。

(11)注意气侯的影响,风、燥、湿热、暴风雨,明亮耀眼的阳光,寒冷、雷声等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注意避风寒,保暖,不要暴晒淋雨,防止诱发致病。

2.药物预防

可酌情给予下列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组胺受体阻断剂(赛庚啶)、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苯噻啶)、钙通道阻滞药(氟桂利嗪)、其他药物丙戊酸、卡马西平、可乐定、苯乙肼、阿米替林(amitrptyline)等。剂量、方法见治疗中所述。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诊断

要与血管瘤、血管阻塞性疾病、大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干疾病做鉴别。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饮食保健

1.引起偏头痛的食物主要是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此为食物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头痛的食疗原则

(1)实症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

(2)虚证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

(3)有热者,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赤豆汤等。

(4)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