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输尿管损伤

  •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 发病部位:输尿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寒战 少尿 下腰部疼痛 输尿管痉挛 尿外渗
  由于输尿管的管径小和其柔韧性,并受背部肌肉和腹膜后脂肪及骨性结构的良好保护,因此,输尿管损伤是泌尿生殖系最少见的损伤。在输尿管损伤中,绝大多数为医源性损伤,约占82%,其余为外源性损伤。在外源性损伤中穿透伤约占90%,钝性损伤约占10%。
典型症状:寒战 少尿 下腰部疼痛 输尿管痉挛 尿外渗

一、症状:

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发现时间、单侧或双侧损伤、感染存在与否以及尿瘘发生时间及部位。

1.病史 有盆腔手术和输尿管腔内器械操作损伤史或有严重的贯通伤史。手术损伤包括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结肠或直肠肿瘤根治术以及腹膜后纤维化松解术等。

2.腰痛 输尿管被结扎或钳夹损伤后,由于输尿管全部和部分梗阻,导致肾、输尿管积水而引起腰部胀痛。体检时,患侧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上腹部可触及疼痛和肿大的肾脏。

3.尿瘘或尿外渗 若术中未及时发现输尿管被切断或切开,术后可发生切口漏尿、阴道漏尿、腹腔积尿或腹部囊性肿块等。

4.无尿或血尿 双侧输尿管断裂或被完全结扎后,可出现无尿症状,此类损伤易被及时发现。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但不出现血尿并不能排除输尿管损伤的可能。

5.发热 输尿管损伤后,由于尿液引流不通畅或尿外渗等情况,可继发感染或局部组织坏死时,此时可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当尿液渗入到腹腔时还可出现腹膜炎症状。

由于早期的症状和体征非特异性,所以对输尿管损伤的诊断要高度警惕.≥30%的病人没有血尿.先予静脉尿路造影,如果造影结果无法作出结论,应进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偶尔是在手术室腹部探查过程中作出诊断.若诊断不及时,临床可表现为肠梗阻,尿液外渗,尿路梗阻,无尿和脓毒症.

二、诊断:

输尿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及时明确诊断,并做出正确处理,后果多良好,故在处理外伤或施行腹部,盆腔手术时,应注意检查有无尿外渗,外伤创口是否经过输尿管行径,手术野有无渗尿,或直接见到输尿管损伤的情况等。

一、发病原因:

1.外伤性损伤 贯穿性损伤是输尿管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枪伤或锐器刺割伤;非贯穿性损伤少见,多发生于车祸、高处坠落。常发生于骨盆、后腹膜的手术时,如结肠、直肠、子宫切除以及大血管手术,由于上述部位的解剖较复杂,手术野不清,匆忙止血,大块钳夹、结扎,就容易误伤输尿管。

2.医源性损伤

1)手术损伤:见于下腹部或盆部手术,以输尿管下1/3段多见,经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扩张、取(碎)石等操作均可导致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当输尿管有狭窄、扭曲、粘连或炎症时,还可能发生输尿管被撕裂、甚至被拉断。以妇科手术最多见,占医源性损伤的50%以上。

2)检查器械损伤:多见于输尿管插管,套石,输尿管镜检查等,致输尿管穿孔或撕裂。

3)放射性损伤:高强度的放射性物质引起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及炎症,最终因为局部瘢痕纤维化粘连而狭窄。

二、发病机制: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一、预防:

手术输尿管损伤预防要点:

1)首先必须熟悉输尿管的解剖与毗邻器官的关系,尤其是上述易损伤的部位。

2)剪开乙状结肠侧腹膜时,左侧后腹膜的切开应在输尿管的外侧,盆腔部乙状结肠右侧腹膜的切开则应在输尿管的内侧。

3)在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之前,应在左侧髂总动脉分叉处找到左侧输尿管,在其右侧找到右侧输尿管,并继续向上显露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然后把左侧输尿管引向外侧,在明视下结扎肠系膜下动脉,这样便可避免损伤输尿管。

4)处理两侧直肠侧韧带之前,应将盆段输尿管下段及膀胱牵开,若有必要可将双侧输尿管向下显露直至膀胱,同时将直肠向对侧上方提起,在直视下贴近盆壁分束切断侧韧带。

5)术中始终要明辨解剖层次,操作轻柔,细心分离,避免大块结扎,切忌盲目钳夹止血,否则均有可能损伤输尿管。要时刻注意输尿管可能与结肠系膜粘连而被提起,因此在结扎切断系膜血管时必须明确不是输尿管后再切断。

6)若肿瘤较大、较固定,有盆腔炎病史,曾做过盆腔或下腹部手术,或盆腔放疗病例,术前应作泌尿系造影检查,以了解输尿管有无移位、畸形或其他病变,必要时可进一步作膀胱镜检查和输尿管逆行插管,以利于术中辨认输尿管。手术中可先显露正常部位的输尿管,再根据其走行关系以便追踪保护。

7)为减少对输尿管营养血管的损伤,手术中输尿管只须显露而不应游离,必须游离时亦不宜超过10cm,且须注意保持其外膜的完整,否则输尿管的血供将受损。这是因为输尿管的血液供应是多源性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血液来源。由于血液来源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故输尿管手术时若游离范围过大,可影响输尿管的血运,有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由于供血到输尿管的动脉多来自内侧,因此手术时应在输尿管的外侧游离,可减少血供的破坏[3]。

8)缝合盆底腹膜时要看清输尿管并避开。

9)手术结束关腹之前,应再次检查双侧输尿管的完整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立即修复,否则术后将酿成严重后果,且处理困难。

2.输尿管受损伤时应尽早修复,保证通畅,保护肾脏功能。尿外渗应彻底引流,避免继发感染。而轻度输尿管粘膜损伤,可应用止血药、抗菌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小的穿孔如能插入并保留合适的输尿管内支架管可望自行愈合。

一、鉴别:

结扎双侧输尿管引起的无尿,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必要时做膀胱镜检查及双侧输尿管插管,以明确有无梗阻存在。

1.肾损伤 有外伤史,也可出现尿外渗、肾周积液和肾功能损害,与输尿管损伤有相似之处。但肾损伤出血明显,局部可形成血肿,休克多见。检查肾区多可见瘀斑、肿胀,触痛明显。IVU可见造影剂从肾实质外溢,严重者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显示不清。B超和CT检查可见肾实质破裂或包膜下积血。

2.膀胱损伤 外伤或手术后出现无尿和急性腹膜炎时,尤其是尿液自伤口流出时,两者易混淆。但膀胱损伤常合并骨盆骨折,虽有尿意感,但无尿液排出或仅有少许血尿。导尿时发现膀胱空虚,或仅有极少血尿。向膀胱内注入100~150ml无菌生理盐水,稍等片刻后再抽出,抽出液体量明显少于或多于注入量。膀胱造影示造影剂外溢。

3.急性腹膜炎 与输尿管损伤尿液渗入腹腔引起的尿性腹膜炎相似。但急性腹膜炎多因消化道溃疡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所继发,常有寒战、发热症状;无手术及外伤史,无尿瘘及尿外渗症状。

4.膀胱阴道瘘 输尿管损伤出现阴道瘘者,易与膀胱阴道瘘混淆。但膀胱阴道瘘患者可有外伤、产伤等病史。排泄性上尿路造影,一般无异常发现。膀胱镜检查可发现瘘口。阴道内塞纱布、膀胱内注入亚甲蓝溶液后,可见纱布蓝染。

一、饮食:

饮食要平衡、多样化,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蒜、洋葱、醋、水果等,少吃动物油及糖、奶油、不狂饮暴食,勿饮烈酒、咖啡和浓茶。

尿瘘,肾积水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