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食管炎
-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 发病部位:食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高热 胸骨后疼痛 颈部疼痛 吞咽痛 吞咽困难
一、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的范围和患者的反应性。感染较局限的情况下,脓肿可穿破并向食管腔引流而自愈,患者无症状或仅有颈部疼痛或咽痛。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除颈部疼痛或吞咽痛外,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反应性较高者常可出现高热。少数患者可发生败血症并出现相应的表现。
二、诊断
1.食管异物或器械检查造成损伤史。
2.发热、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
3.内镜下发现脓肿等病变。
一、发病原因
感染的病原体多为咽部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在艾滋病病人中有报道与奴卡菌相关的食管溃疡形成。损伤所致的感染一般发生于损伤部位或附近,免疫功能下降者感染则多见于食管中、下段。感染可较局限,表现为一至数个小脓肿,也可呈较为广泛的蜂窝织炎,累及食管周围组织、纵隔或毗邻脏器而形成瘘管。
二、发病机制
引起食管黏膜破溃从而使致病菌得以入侵食管壁的任何情况均可导致化脓性食管炎,其中以异物所致机械损伤最为常见。细菌在食管壁增生,并引起局部大量渗出、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及脓液形成。
防止异物、机械损伤对食管黏膜的破坏而引起的致病菌侵入食管壁,形成炎症。
化脓性食管炎常发生在全身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可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如病毒、真菌等感染。
1.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烈酒、浓咖啡和禁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2.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