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免疫系统,关节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20~40岁的育龄期妇女
- 典型症状:病理性神经损伤 非对称性关节痛 关节畸形 关节积液 晨僵
一、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是疾病活动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关节痛、非特异性关节炎和特发性骨坏死。
1.关节痛和关节炎
伴有晨僵的轻度关节痛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初发表现,大多数患者最终可发展为症状明显的关节炎,部分出现关节积液。最常受累的关节是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受累多呈对称性、隐袭性,逐渐加重,半数伴有晨僵,可呈游走性和功能障碍等。
2.关节畸形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绝大多数不造成关节畸形。曾有人描述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的一种特征性手部畸形(掌指关节屈曲、尺侧偏移及半脱位、拇指指间关节过度伸展) ,其无活动性炎症,被认为是关节旁组织即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受累,韧带松弛和肌腱不平衡所致,而非侵蚀性畸形。“天鹅颈”样畸形可见于约1/ 3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手受累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足关节受累和手关节受累是平行的,有人认为狼疮足最常见的异常的是足拇指外翻、足前部增宽和锤状趾。
3.关节积液
本病关节积液少见,补体水平降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液较具特异性的改变。
4.放射线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影像学表现较少。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广泛的骨质疏松;晚期可见严重畸形,但常缺乏骨侵蚀性改变的影像学证据。
SLE可由抗核抗体试验确诊:SLE活动期抗核抗体大多阳性,如抗核抗体阴性则排除本病之可能。抗核抗体试验敏感可取代狼疮细胞检查诊断SLE是否存在。
一、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时期的一种表现,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可累及许多器官系统,如皮肤,神经和浆膜等,本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阳光或紫外线,药物,微生物病原体等) ,免疫,雌激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一、预防:
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防止关节受累,是本病防治的关键,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除了活动时期的对症治疗外,主要是对因治疗,主要是对其可能的病因的防止。
一、鉴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的多关节痛和多关节炎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后者的关节病变呈持续性,程度较重,晨僵时间长,畸形多见,全身损害少见,X线显示侵蚀性关节炎。
一、饮食保健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二、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三、不宜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