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颞骨骨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颅骨,耳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纵行骨折 恶心 复视 耳漏 听力减退
  颞骨骨折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其岩部、鳞部和乳突部中以岩部骨折最常见,其原因是岩部含有各种孔隙、管道与气房,较为脆弱,故颅底骨折有1/3发生于此。
典型症状:纵行骨折 恶心 复视 耳漏 听力减退

一、症状诊断

颞骨骨折根据骨折方式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纵行骨折:多由于颞部或顶部受到撞击所致。常有听小骨脱位或骨折。鼓室损伤,鼓膜未破时,鼓室内积血,鼓膜呈兰色,唾液中可带血。鼓膜破裂时,有血液自外道流出,如脑膜破裂,则有脑脊液耳漏。长期脑脊液耳漏可引起脑膜炎。中耳损伤时可出现传音性耳聋。少数累及面神经,可出现面瘫及舌前2/3味觉丧失。面瘫多为暂时性。

2、横行骨折:主要由于枕部受到暴力所致。内耳损伤重,耳蜗及半规管内常有出血,迷路受损时有较重的眩晕、恶心、呕吐,检查可有倾倒及自发性眼球震颤,可持续数周,待对侧代偿后症状消失。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丧失,听力呈感音性耳聋。伤及中耳者较少,偶有迷路损伤同时中耳内壁也被震裂,导致蜗窗膜破裂,鼓室积血,约有半数并发面瘫,且为永久性瘫痪。

3、岩尖骨折:很少见,可损伤及Ⅱ、Ⅲ、Ⅳ、Ⅴ、Ⅵ等颅神经,发生弱视,上睑下垂,睑裂变小,瞳孔扩大、复视、斜视,眼球运动受限等眼部症状,或有三叉神经痛症状,如损伤颈内动脉可发生大出血,多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故凡头颅外伤后有听力损失、鼓膜破裂或鼓室积血、或有眩晕、或有面瘫者皆为中耳及内耳受损所致,即可诊断颞骨骨折,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横行骨折较易显示,X线未发现骨折时,仍不能排除颞骨骨折。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常由车祸、撞击颞枕部、坠落等所致,是头颅外伤的一部分,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或胸、腹部等组织和器官损伤。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关键在于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预防头部外伤。

一、鉴别

    本病鉴别的重点是对不同骨折方式进行鉴别诊断,纵行骨折与横行骨折的鉴别诊断见表1

表1 颞骨岩部骨折鉴别诊断表



另外,X线片或CT扫描对以上两种骨折的诊断也有帮助:若为纵行骨折,可有骨折缝于颞鳞部或乳突部,若为横行骨折,50%伤员可见骨折缝于颞骨岩部。

一、饮食

1、骨折食疗方

1)赤小豆竹笋汤

原料: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竹笋30克。

性味与功效:消肿活血,逐血利湿。主治骨折早期,局部肿胀明显者。

制作与服法:将赤小豆、绿豆、竹笋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武汉市中医院骨伤科张汉庆

2)生荸荠饮

原料:生荸荠100克。

性味与功效:清热化瘀、消积。主治骨折早期,伴发热者。

制作与服法:生荸荠洗净,去皮,捣烂,加少许清水,煮开即饮,代茶食用。

3)鲫鱼汤

原料:鲫鱼1条,黄酒、姜、葱、精盐。

性味与功效:鲫鱼为补脾利水养生食品,食之可以益脾胃,利水湿,因此本方有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骨折中后期,兼脾胃不和者。

制作与服法:鲫鱼活杀,去内脏及鳞,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黄酒、姜、葱,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加精盐,分次食用。

4)红花饮

原料:红花10克,苏木10克,当归10克,红糖、白酒适量。

性味与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骨折血肿疼痛之症。

制作与服法:先煎红花、苏木,后入当归、白酒再煎。去渣,取汁,兑入红糖。分3次食前温服,每日2~3次,连服3~4周。

5)三七蒸鸡

原料:鸡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捣细)适量。

性味与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血。适用于老年体弱之骨折初期患者食用。

制作与服法:将三七粉、冰糖与鸡肉片拌匀,隔水密闭蒸熟。1日内分2次食用,连服3~4周。

6)扁豆山药汤

原料:扁豆50克,山药50克。

性味与功效:健脾养血。主治骨折后期,脾胃虚弱,胃纳差者。

制作与服法:扁豆洗净,山药洗净,切成小片,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脑脊液漏,面瘫,眼球震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