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详细

腹部创伤(腹部外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腹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部“柔韧感”体征 肠麻痹 腹部压痛 伤口愈合发痒
  腹部创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内脏器官的损伤,发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而重要的是内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多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则危及伤员的生命,其死亡率可高达10~20%,因此对腹部创伤的伤员应作到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部“柔韧感”体征 肠麻痹 腹部压痛 伤口愈合发痒

一、症状

1、恶心、呕吐、便血、血尿。

2、体检: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有无休克征象,腹壁皮肤有无出血、瘀斑,系闭合伤或开放伤,详查创口内有无内脏脱出或脏器内容物流出,有无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移动员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内脏损伤的表现及腹腔内出血征象。直肠指诊有无压痛或肿块,指套上有无血迹。所有腹部穿透伤(穿透腹膜的开放伤)均应认为有内脏损伤的可能性。凡胸部、腰骶部、臀部及会阴部损伤(尤其是火器伤),均须仔细检查腹部。

二、诊断

详询受伤时间、受伤部位、暴力性质、暴力方向、当时体位,伤后腹痛部位、程度和性质,有无恶心、呕吐、便血、血尿,以及治疗和效果如何。

一、疾病病因

腹部创伤无论在平时和战时都是较为常见的严重创伤,其发生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在战时约占5%~8%,在对越自为反击战中为4%。

二、病理生理

腹部创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开放性较闭合性易于诊断.闭合性损伤常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损伤出现症状早晚不一,易导致漏诊、误诊,致治疗不及时,预后差,死亡率高.由于腹部创伤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常见,故如何对腹部创伤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临床工作中有关早期正确诊断提出讨论。

1、急救(缓解措施):

腹部创伤伤员的急救与其它脏器伤的急救一样,应先注意检查有无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存在,并应迅速予以处理,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机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开放性气胸,明显的外出血等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时,应迅速予以处理。四肢如有骨折,在搬动前应初步固定。休克发生前应积极预防休克,如冬保暖、夏防暑、保持伤员安静,止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吗啡等止痛剂)和补充液体,当休克发生后,必须快速输血、输液,以尽快恢复血容量,使血压回升,输入的静脉最好先用上肢,因为在腹部伤中,可能有下腔静脉系统的血管损伤,用下肢输血有增加内出血的可能。

当发现腹部有伤口时,应立即予以包扎。对有内脏脱出者,一般不可随便回纳以免污染腹腔。可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严加遮盖,然后用军用碗(或用宽皮带作为保护圈)盖住脱出之内脏,防止受压,外面再加以包扎。如果脱出的肠管有绞窄可能,可将伤口扩大,将内脏送回腹腔,因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肠坏死而不是感染。

A.向腹腔灌入生理盐水

B.腹内液借虹吸作用流出

脱出的内脏如有破裂,为防止内容物流出,可在肠破口处用钳子暂时钳闭,将钳子一并包扎在敷料内,随伤员后。如果腹壁大块缺损,脱出脏器较多,在急救时应将内脏送回腹腔,以免因暴露而加重休克。

在急救处理同时,应用抗菌素如破伤风抗毒素等疑有内脏伤者,一律禁食,必要时可放置胃肠减压管抽吸胃内容物。有尿潴留的伤员应导尿作检查,并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

急救处理后,在严密的观察下,尽快后送,后送途中,要用衣物垫于膝后,使髋膝呈半屈状以减轻腹壁张力,减轻伤员痛苦。

该疾病有外部创伤病史,无须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腹部创伤术后食疗方:

1)黄芪阿胶粥

[原料] 黄芪30克,阿胸部30克,糯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 先将阿胶块捣碎,放入铁锅中,炒至黄色,再研为细末,备用。将黄芪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饮片,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调入阿胶粉及红糖,继续用小火煨煮成粘稠粥。

[吃法] 早晚2次温服,吃糯米粥,嚼食黄芪饮片。

[功效]补气养血。本食疗方适用于术

腹膜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